】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苗圩: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0-12-11 08:19:12


產業鏈供應鏈是大國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這是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

  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文章表示,產業鏈供應鏈是大國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十三五”以來,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持續攀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面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中國已形成規模龐大、配套齊全的完備產業體系,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諸多“斷點”“堵點”,部分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產業基礎能力不足,國民經濟循環不暢,存在結構性失衡。必須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用系統性辦法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結構性問題,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實現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高效運轉,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推動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途徑。《建議》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當前,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更加鞏固,2019年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28%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光纖和4G網絡,5G實現創新引領,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但整體看,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質量效益有待提高,高端和高質量供給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必須把提升全產業鏈水平作為主攻方向,推進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製造業供給體系質量,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優做強,促進中國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三)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舉措。《建議》提出,要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既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又是確保經濟穩定安全的重要基礎。當前,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複雜多變,美國對中國遏制打壓不斷升級,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向區域化、多元化調整,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面臨重大風險。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日趨激烈。必須立足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高中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維護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安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二、認真落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務

  文章分析,《建議》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點任務作出明確部署。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用好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等優勢和條件,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不斷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朝著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聚焦發力。

  (一)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保持製造業占國民經濟比重基本穩定,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中國製造業比重由2012年的31.4%下降至2019年的27.2%。如果製造業比重過快下降,將損害國家產業體系完整性,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動搖實體經濟發展根基。要進一步鞏固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和支柱地位,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准施策,推動全產業鏈系統優化和升級,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發揮需求牽引作用,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通過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為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提供廣闊市場和強大牽引力。

  (二)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擁有一批優勢長板是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重要標誌。要立足中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在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鏈中育長板,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豐富和擴大國內應用場景,完善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構建新興產業發展生態。要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鏈中鍛長板,保持和發展好完整產業體系,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大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支持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發展服務型製造,提高發展效率和效益。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用好中國發展戰略縱深,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推動先進製造業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增強產業鏈根植性和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