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詩人相聚秭歸 端午賽詩憑吊屈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6 20:11:03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秭歸、秭歸、魂兮歸來…”今年6月16日是中國端午成功“申遺”後第一次過節。當日下午,余光中、流沙河等70多名來自海峽兩岸的著名詩人在屈原故里秭歸舉行端午賽詩會,以詩會友,憑吊屈原,場面熱烈。

  新華社報道,余光中最新力作《秭歸祭屈原》是他的第7首屈原憑吊詩。在詩中,余光中與屈原對話,抒發了中國詩人的家國情懷和對屈原的崇敬。

  屈原是中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余光中說,每個詩人心中有都一位“屈原”。“屈原”是中國詩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詩人的源頭。“上游清則下游暢”,親近“屈原”就是親近中國文化。

  賽詩會上,詩人們還吟誦了《橘頌》、《黃鶴樓》、《橘子》、《時間背後的河流》、《哀悼》等詩詞,當地騷壇詩人也上台獻詩。

  賽詩會是秭歸端午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明清時期,秭歸農民就自發組織成立騷壇詩社,據介紹,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由農民成立的詩社。

  騷壇詩社保存下來的明清時期詩稿約1000首。自1982年恢復騷壇以來,社員出版了《吊屈原專集》、《騷壇2008》等數十本騷壇專集。其中,李國傑老人寫詩達1000多首,老社長、農民詩人譚光沛公開發表詩作100多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