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鴻瑜:越南暴動殃台商 無關僱用陸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4 00:51:00


 
  他表示,無論商業、人民交往和通婚,台越都維持相當密切的關係,這次暴動殃及台商令人意外,馬政府除向越南政府索賠,更應輔導台商轉型,讓勞力密集改為技術密集,回台灣設廠投資,但要叫紡織與製鞋的台商回台有些困難,而且台商仰賴出口,靠海設廠運輸成本較底,若是在內陸,運輸成本較高,所以不可能像鴻海等大廠一樣可以深入大陸內陸設廠。

  他指出,越南台商僱請大陸籍幹部大概只在北部河靜省,嚴重暴動的南越地區像是平陽省、胡志明市台商約一千多家,大部分都請台幹,只有台塑廠等少數大廠有請陸幹,可是這次那麼多的台商廠商被砸,那就不是陸幹的問題,何況過去中越兩個民族根本不同,歷史上有不少恩怨,大陸商人頂多只在北越投資,不會到南越投資。

  他分析,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在越南置象郡,當時越南人殺掉秦朝官;公元43年(東漢建武19年)有徵側和徵貳兩姐妹反抗,東漢派出陸海大軍弭平亂事,統治交趾、九真、日南,其中日南就在順化稍微以北的位置,兩姐妹被砍首送回洛陽示眾,史上稱“傳首洛陽”,但兩姐妹被越南列為民族英雄;公元939年越南趁唐朝大亂脫離而獨立,但奉中國為宗主國改為朝貢,宋朝因國力太弱,冊封越南統治者為交趾郡王,後來改封安南王,讓越南高度自治,一直到法國人佔據越南,越南最後一次朝貢中國是1880年。

  他說,近代史上有清法戰爭;1945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奠邊府戰役),越南接受中國援助,可是1954年中越法在日內瓦舉行和平談判時,因為劃界問題,越共質疑中共不支持越南統一;1955年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中共大力支援越共與美國打仗,美國前國務卿季辛格卻在1971年密訪中國大陸,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陸並簽署中美公報,越共質疑被出賣,1975年北越併吞南越後就改變外交戰略採遠交近攻,結合蘇聯對付中共;1979年因領土糾紛發生中越戰爭(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所以中越關係並不好。

  陳鴻瑜表示,台越現在關係不差,但過去台灣因越南間接受害,例如1884年清法戰爭,法國佔領澎湖封鎖台灣,1971年季辛吉密訪中國時為結束越戰,約定美台斷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