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樹備:文化交流與合作是兩岸和平發展核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4 00:18:41  


唐樹備在新版《丘逢甲傳》序言中指出,歷史昭示我們,兩岸同胞本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由大陸學者徐博東、黃志平合作撰寫的《丘逢甲傳》(增訂本),即將在北京與台北分別推出簡、繁兩種字體的新版本同時面世。前國台辦副主任、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名譽院長唐樹備,特為該書的出版撰寫序言。
全文如下:

  喜悉徐博東、黃志平兩位學者合撰的《丘逢甲傳》第四版“增訂本”,在北京與台北分別推出簡、繁兩種字體的新版本,近期即將問世,對此,我十分欣慰,並表示誠摯的賀意。

  丘逢甲(1864—1912)在近代台灣史上是一位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對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也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清末民初的文史名家梁啟超、黃遵憲、柳亞子、王芸生等都有過肯定的評價,表彰其倡導自主抗日保台衛國的義舉,“頗足表現我中華民族之精神”, 贊譽丘為“詩界革命之巨子”。但由於多種原因,上世紀的中葉,丘氏研究在大陸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到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後,情況才有所改變。三十多年來,海峽兩岸文史學界對丘氏的研究日益廣泛、深入,取得了許多共識。據悉,二OO九年十一月,在廣州舉行了由中山大學與台中逢甲大學聯合主辦的紀念丘逢甲誕生一百四十五周年的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兩岸學者對丘氏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都感到十分振奮,並一致認為,今後不應再糾纏於諸如“挾餉以去”等這類查無實據的所謂“疑點”或“難點”,理應轉向深入探討丘氏思想文化遺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互關係上來。我覺得兩岸學者的這個共識與建議,非常及時,也十分可貴。

  丘逢甲先生辭世將近百年了,然而他留給我們的思想文化遺產卻彌足珍貴。我以為這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國族至上”的家國情懷。

  眾所周知,對任何國家民族而言,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與影響力是最為深刻、穩定而持久的。人類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不止一個,但只有在黃河流域孕育並融合中華大地其他文明發展起來的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仍能生生不息,綿延至今,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的進程,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元(蒙)清(滿)入主中原的結果,進一步顯示出中華文明的多源(元)性,包容性和統一性。台灣與大陸雖有淺淺的海峽所阻隔,且歷經荷蘭、日本數十年的殖民統治,但其思想文化的淵源、特質與發展播遷,同大陸中華母體文化卻密不可分;台灣人民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倫理觀念、禮儀民俗、生活習慣等與大陸基本相同,這說明台灣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一個支脈和延伸,並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文明。近代台灣愛國先賢丘逢甲的成長歷程,就是鮮明的例證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