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經濟應反思發展模式的缺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7 00:09:58  


中國過去的發展,對勞動者的過度消耗問題嚴重。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評論員 余永勝)儘管有人質疑“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的準確性,但中國經濟總量即便尚未超過日本,那也不過是一兩年之內的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糾纏於是否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而是審視與反思過去發展模式的局限與缺陷,為下一步向更高層次邁進做好準備。

  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速接近10%,GDP總量從1980年的3千多億美元,達到2009年的近5萬億美元,一舉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劃時代意義是勿庸置疑的。但回過頭來看,這三十多年的發展也存在著許多結構性缺陷。正是這些缺陷,不僅導致原來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而且發展本身的意義也要大打折扣。

  首先要指出,過去的發展是建立在對環境、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的透支性消耗基礎上的,其危害性已成社會共識。以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例,2007年長三角最發達的太湖流域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藍藻事件,無錫市的自來水全部無法飲用。而太湖沿岸城市蘇州和無錫,是長三角地區除上海以外產值最多的城市,藍藻的成因無疑與沿湖城市過於追求GDP有關。至於珠三角,情況更為堪憂。一項由國家環保總局進行的調查顯示,珠三角地區近40%的農田菜地遭重金屬污染,農產品的安全性顯然存在問題。金融危機後,廣東提出“騰籠換鳥”戰略,意在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後產業,也是痛定思痛後的明智之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