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季志業:重新歸來的普京未必對美強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3 00:39:26  


 
  那麼,俄羅斯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統合獨聯體國家。普京在明確競選總統之後,寫的第一篇類似於競選綱領的文章時,就說到要建立歐亞聯盟。這也就是他的外交綱領,說明他未來的外交重點將放在統合原蘇聯的這些共和國,在經濟一體化的基礎上建立歐亞聯盟。實際上,這一目標已經得到一些實施。比如說2011年初俄白哈關稅同盟已經啟動。同年,獨聯體6個國家也簽署了自貿區協定。歐亞聯盟的設想已經在經濟領域逐步實行。在軍事上,本來就有一個叫做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並且在去年得到了深化。組織的任務將不光是保衛共同的邊界,還將負責平息成員國內的恐怖叛亂活動,增加了相應的內部功能,正逐漸朝著歐亞聯盟的方向往前走。這些變化已經反映了普京外交思路的變化,這也符合俄羅斯要成為世界大國的願望和訴求。

  從這個視角來看,俄美之間會有哪些矛盾呢?季志業認為,一個就是美國會對俄羅斯自身的發展說三道四,指責俄羅斯的專治、獨裁、不民主等問題,這也是俄美間一直存在的矛盾點。另外一個就是在中亞和獨聯體地區美國影響力的擴展,尤其是美國同這些地區國家的軍事合作,軍事基地的保留問題。但在這方面,俄羅斯無法同美國進行直接的衝撞,只能說服相應國家減少該國的美國軍事因素。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未來阿富汗局勢有可能導致的矛盾。因為,雖然美軍從阿富汗撤走,但仍會保留一些軍事基地和控制力。但是,美軍力量的消弱必然會導致阿富汗毒品走私和跨國犯罪的猖獗,俄羅斯要如何應對成為一個考驗。中亞國家希望得到安寧,希望得到俄羅斯的幫助支持,同時也可能尋求美國的幫助支持。所以,俄美之間在這個問題上有可能會發生衝突。

  所以,相對於普京第一次擔任總統的8年來講,俄美之間的矛盾衝突相對來說要小,要弱一些。

  季志業還專門提到,分析普京的政策傾向先要研究普京為何對美國強勢。他認為,普京這個人物的產生與當時俄羅斯的內外環境密不可分。當時,俄羅斯國內基本上處於分裂狀態,車臣的分裂行動非常嚴重,恐怕襲擊也一次接著一次。在這種情勢下,俄羅斯當然需要靠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權力。一步步地把情勢控制住。

  另外,在葉利欽晚期的時候權力,已經被幾個寡頭架空,例如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波塔寧等等。所以,普京上任後就逐步地把這些寡頭的資產變成了國有資產,俄羅斯也就形成了國家資本主義。普京派政府的高官到俄國有企業擔任董事長,經濟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中。而為了克服地方分裂的局面,普京又把地方領導人的直選變成了由他任命——由普京提名,地方通過,並且普京有權解職。所以,地方對中央的服從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