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道德面貌動蕩,但非赤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9 11:28:31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中央文明辦官員王世明27日談論中國人道德觀,引發互聯網上的激烈爭辯。中國人的道德是否在滑坡,這個問題從改革開放之初一直爭論到今天。王世明對中國道德全貌的樂觀分析有其道理,一些人對社會上並非少見的非道德行為表示憤慨也非無的放矢。中國處在對社會道德面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時代。

  對此,環球時報今日刊登社評文章稱,中國人判斷社會道德面貌的坐標系是複雜的。改革開放初爭論這個問題時,主要參照系是新中國早年的社會道德表現。如今進入參照坐標的,包括了國人對發達國家社會道德面貌的見識,以及這方面表現較好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情況。此外,中國人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也極大影響了不同群體對社會道德面貌的評價。

  從宏觀上說,最近三十幾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國家和民族走在復興的堅實軌道上,民眾情緒的基本面是樂觀的,這不能不說是新時期中國道德面貌的基礎。一個道德淪喪的中國,不太可能取得當代世界上最突出的成就,也不太可能在國際政治中保持意識形態的獨立,儘管有人爭辯說中國的成就只是經濟上的,此外中國的政治道路也不被西方認同。

  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勞動致富觀念、反對碌碌無為、節儉觀念、奉獻觀念等等,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無論是支撐國家進步,還是鼓勵個人進取的精神材料,在中國都相當豐富。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不是個道德赤字的國家。

  然而中國社會的道德狀態的確出現了複雜化。一些並非很個別的現象,在強烈衝擊我們的日常道德感受。有些地方正不壓邪,助人從善有時會導致意想不到的麻煩,這些導致了民間輿論開始鼓勵明哲保身。此外官員腐敗嚴重,社會行業腐敗流行,全社會上下盛行表揚和自我表揚,真誠的自我批評鮮有。這些社會表層的道德表現,離民眾的生活貼得更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