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校園襲擊案折射中國多重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0 20:30:55  


12月14日,受傷學生張萌的家人在展示張萌當時所穿的衣服。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新加坡《海峽時報》12月19日載文《在校園襲擊事件中,中國老師蹤跡全無》,摘要如下:

  與美國桑迪胡克小學發生的悲劇相比,同一天發生在中國的校園襲擊案中受傷兒童人數較少,也沒有人員死亡。但值得反省的卻並不少。

  中國的襲擊事件引發人們對校園安全的新一輪擔憂,以及對如何對待精神病患者的疑問。但對許多人來說,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教師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動與美國同行形成鮮明對比。在傷者多為6到11歲兒童的河南校園襲擊案中,老師們蹤跡全無。據報道,他們要麼自己逃命去了,要麼姗姗來遲。相比之下,美國校園槍擊案中有6名成年人為保護學生而遇害,其中包括校長、心理醫生和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表示,這表明需要教育中國的教師對學生的安全和教學同樣負責。他說:“我們應當加強在這方面的培訓,同時明確對逃避責任者的懲罰措施。”

  人們討論的另一個焦點是中國襲擊事件的犯罪嫌疑人閔擁軍。現年36歲的閔擁軍曾被診斷患有癲癇和精神疾病。鄰居說,閔擁軍脾氣暴躁、有暴力傾向。閔的背景和許多校園慘案的製造者相同。觀察人士稱,這暴露出中國的醫療體系在照管精神病患者方面存在巨大缺陷。 

  據統計,中國精神疾病重症患者超過1600萬,其中約10%有犯罪傾向。社會學家胡星鬥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對物質福利的重視高於對社會精神健康的重視,而這正是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後果。“沉重的醫療費用和對精神疾病的歧視阻礙患者尋求治療。”他說,“很多人最終不去治療,對社會構成威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