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兩岸記者西北行:訪趙立光館長談書法聖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6 01:07:56  


拓碑師傅正專心凝神的工作。(中評社 高易伸攝)
 
  趙立光表示,中台禪寺建置了一個“中台美術館”,把碑林拓本展示了一部分。趙認為,這次的交流,對於兩岸文化藝術的確是一大盛事。

  趙立光指出,西安碑林是歷史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聖殿。這些碑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內涵。碑林從北宋開始建立,館內的這些碑一開始並不在這裡。如開成石經、石台孝經原本都在長安城外或國子監,後來唐末戰亂,長安城遭受毀滅性破壞,這些石碑廢棄荒郊,一直等到北宋才又被集中過來。之後經過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的積累,直到明代才成為碑林的規模。而西安碑林博物館也一直在延續保存與徵集的工作,這的確是一份很珍貴的文化遺產。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了4000餘方的碑刻,這個數字還不包含佛教石像。甚至是近代於右任老先生的撰刻,碑林都有收藏!而從時間序列而言,這裡書體齊備,如顏真卿、柳公權、張旭、王羲之等都有收藏,一直以來許多書法家都會想盡辦法來這裡朝拜。

  最後,趙立光以有趣的比喻來比較陝西“秦始皇兵馬俑”與“碑林石刻博物館”。他說,如果觀賞秦皇兵馬俑是一座高大的山巒,那西安碑林就是一條涓涓而流的文化之河。參觀碑林請帶著一顆靜謐安逸的心欣賞,好好融撰刻金石的文化小河里、呼吸館內散發拓印的墨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