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世傑:兩岸經貿依存度走高 政治力難阻絕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00:15:01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吳世傑。(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1月9日電(記者 高易伸)兩岸經貿依存度再創新猷,台灣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吳世傑8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經貿結構大勢已定,主因在於“台灣產業結構已定型”及“鄰近大陸市場持續看好”所造就,這類力道很難以單一政治力量阻絕。再加上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影響,台灣更需大陸消費市場,彼此間的貿易依存度也持續集中在“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 or services),而非“最終財”(Final Goods or Services)。

  換言之,吳世傑認為,當前兩岸經貿結構慣性很難扭轉,只要投資者、台廠、台商持續看好大陸市場發展,兩岸經貿的依存度只會越高不會越低。

  吳世傑,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個體經濟學、國際經濟理論、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策略性貿易。

  兩岸經貿依賴持續加深,根據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最新外貿統計顯示,前10月進出口總值達2662.9億美元、年增27.8%。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則擴大達至13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131億美元擴大。

  吳世傑表示,台灣對外貿易位居全球價值鏈的中間層,按出口貿易結構區分“中間財”恰巧是出口主力。過去10年佔台灣總出口比重77%以上,其中台積電占出口比重44%,顯示台灣在半導體全球供應鏈居於關鍵地位。事實上,除晶片外,相關電腦零附件、石油煉製品、液晶裝置、資通訊零附件等類是前五大貨品占比,約佔6成。從台灣海關統計前9個月資料看,台灣對大陸、香港出口表現也呈現連20個月正成長。

  吳世傑說,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雖以新南向政策分散出口市場,但大陸與香港占台灣總出口比率2016年為40.1%,至今已成長至42.7%。“財政部”也有報告指出,在晶片等強勢產品帶動下,前8個月台灣中間產品出口年增率達到33.2%,已創下近11年來同期最大增幅,出口對象包括大陸及香港、東南亞為最大宗。

  吳世傑分析,台灣因產業結構長年所累積出的慣性,還是跟大陸市場比較緊密結合,都比其他國家地區的連結更深。在亞洲市場中,較跟台灣對比的就是韓國,但韓國在大舉出清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尤其三星很多工廠已移師越南。台商、台廠也順勢在大陸卡位。當然,台商在大陸市場的經營挑戰還是很多,但在美中政治因素下,美中供應鏈想強勢分離下,不少企業、廠商或多或少還是得面臨站隊的抉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