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鄞益奮:區域治理對兩岸治理機制的啟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5 00:19:30


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鄞益奮。(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澳門12月15日電(記者 林艷 魚莎莎)在由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主辦的“第四節兩岸關係澳門論壇”上,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鄞益奮在第二小組討論會上發表觀點指出,兩岸治理是國家內部特殊的治理模式。區域治理的理念、機制以及歐盟治理和東亞區域的相關經驗,可以為構建更好的兩岸治理能夠提供很好的經驗啟示。一般而言,成功的區域合作機制應包含區域合作的目的機制、區域合作的動力機制、區域合作的市場機制、區域運行的協調機制及區域合作的利益分享、互助和扶持機制等。

  第一,建立多元主體機制,鼓勵各類主體平等參與兩岸治理。

  鄞益奮指出,治理理論最為核心的觀點就是行為主體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在公共治理中,不是政府派他性地主導公共事務的管理,而是更加強調公民社會、私人機構對公共事物管理的合作和參與,以此來彌補政府致力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在兩岸治理的過程中,需要發動兩岸各級政府和各類民間組織的力量,積極參與兩岸治理,要特別強調調動非官方組織以及公眾的積極性,鼓勵社會積極參與到兩岸事務管理中來,彌補官方協商談判的不足。在這個過程中,要強調說明的有兩點。一是公共治理的主體雖然可以外擴到政府之外,但政府始終是公共治理和區域治理最為重要的主體,政府始終是公共利益最為強大的代表者,也是公共責任最為忠實的履行者,公共治理體系始終不能繞不開政府,政府是多元主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因此,需要兩岸目前的交流和合作有政黨組織、民間組織來承擔,但如果政府間合作不啟動,兩岸治理似乎很難得到質的提升和發展;二是需要特別強調行為主體的非等級性。參與兩岸治理的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不是相互割裂的,也不是等級化的,而是彼此合作和相互依存,決策有各行為主體通過協商形成。特別是在兩岸政府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兩岸間的合作治理就更要堅持對等性的原則,只有這樣才符合合作治理平等合作的原則,才能真正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第二,建立一套兩岸互動的約束力規範。

  鄞益奮指出,歐盟治理的經驗表明,建立一套有約束力的行為規範對區域合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兩岸治理來講,形成一套規範的合作規則對於兩岸治理來講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從兩岸治理的實踐看,雖然兩岸達成了許多合作協定,比如,但從本質上看,這些協定都是具體合作專案的合同協定,並不是對一般區域合作行為構成約束力的規則協定。因此,兩岸治理在未來應該探討構建一套兩岸治理的憲政性檔,對彼此都要一定的約束力,內容應該涵蓋兩岸治理的總體規劃與進度、彼此的責任與義務以及執行與監督等層面的,確保兩岸治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