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專家深論AI未來與紅線:相信合作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20-06-18 00:17:11


世界和平論壇特別視頻會議16日就“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能”舉行小組討論(會議直播視頻截圖)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徐夢溪)世界和平論壇特別視頻會議16日就“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能”舉行小組討論,邀請到人工智能領域的五位專家就抗疫期間的人工智能的應用與前景,以及中美人工智能合作交流討論。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梁正主持會議。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指出,人工智能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廣泛作用,比如溯源、查找密切接觸者等方面。疫情也顯示出當人們認為人工智能帶來的益處大於隱私問題的影響時,人們會願意使用人工智能。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在用更成熟的方式保護個人隱私和照顧不同國家的不同需求。我們經常強調“謹慎”的重要性,但如何落實仍然是挑戰,所以一個成熟的治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薛瀾強調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認為美國和中國可以使用好“3C”,包括合作(Cooperation)、協作(Coordination)、競爭(Competition),以此來避免技術威脅人類的生存,尋找到更好的技術,以及推動創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系統中心創始人、計算機科學教授斯圖爾特·拉塞爾表示,我們要通過疫情吸取教訓,一直以來,預防的成本都高於沒有預防的成本。後疫情時代,我應該理性討論一些可能性,比如氣候變化和小行星的撞擊。我們必須要相信國際合作的價值,然而現在一些國家認為協議是對國家主權的限制,這是瘋狂的,我們必須盡快就傳染病的預防機制達成一致。

  圖爾特·拉塞爾就人工智能的使用與研發提出三個要求,一是需要了解交流的另一方是人還是機器,二是禁止製造殺人的機器,三是避免進行超級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我們需要追求完全不同的方式設計人工智能的系統,讓他們造福人類。如果造出安全有益的人工智能將為人類長期提供有益的服務,否則將會一敗塗地。

  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認為,人工智能對抗疫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包括預警和病例的發現,產生了變革式的影響。在藥品方面,人工智能建立起差異性,幫助人們開發藥品,進行大規模和加速篩選。在抗體、藥品和療法方面,人工智能也是一個大的學習機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