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衛星為《台海情緣》作序:催人淚下的悲歌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19:02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衛星(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海涵)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創院院長、著名台灣問題研究學者徐博東著作《台海情緣——一個家族的歷史見證》日前出版並於昨日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衛星為該書作序,題為《一曲催人淚下的悲歌》,以下是序言全文:

  我與博東教授相識已近三十載,其祖籍廣東梅州蕉嶺縣,但他的家族命運卻因時局動蕩而與寶島台灣息息相關。因多年相交,我一直知道博東教授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也曾料想他的家庭必定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家庭。但當他的新書書稿《台海情緣——我家兩代人的悲歡離合》送到我手上,迫不及待地連夜拜讀之後,仍讓我感到震驚、感慨和深思,一時間感情的潮水排山倒海而來。讀畢掩卷,書中人物的經歷所引發的對我心靈的絞殺與靈魂的震蕩,讓我潸然淚下,一連數日壓抑著的情緒都無法平息,以至於當我在金門與廈門海域乘坐游輪時,面對茫茫大海,心中還感受著當年博東教授的三個弟弟當兵後,同一時間各自在對岸這兩個島嶼上的那種“守望”與“煎熬”,回味著他們一家兩代人的堅守,心情像眼前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家庭的悲愴,一個民族的悲壯寫照,同時又凝聚折射了無數先輩們對信仰的忠誠和對理想的守望!

  書中所寫的,正是博東教授的家族史——徐父徐森源出生於蕉嶺,青年時代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抗戰勝利後,又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國家的統一,接受組織安排,赴台從事極其危險的地下工作,一度官至國民黨台中縣黨部書記長(主委)。後雖僥幸逃脫國民黨特務的追殺,但仍在香港、內地為對台工作繼續努力奮鬥,付出了畢生精力。在那“文革”特殊的年代,亦受了不小的委屈,直至辭世,始終與妻兒無緣團聚;徐母潘佩卿隨夫赴台,後因形勢所迫滯留台灣,含辛茹苦,獨自撫養三個幼子長大成人,一道淺淺的海峽,卻無法逾越,讓她隔海相思,苦苦煎熬了57年,直到2006年過世後才魂歸蕉嶺故鄉,與她日思夜夢的夫君靈骨合葬在一起;博東教授的三個弟弟生於台灣,自幼失去父愛,與寡母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始終與父親無緣相見;博東教授則在大陸出生、成長,自幼失去母愛,歷經磨難與奮鬥,子承父志,終成台灣問題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學術大家、有重要影響的智囊……僅這只言片語的簡介,相信就已經足夠引起讀者探究這個特殊家庭的興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