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賣饅頭許可”目的是監管還是保障部門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1 21:09:46  


  7月9日,甘肅省質監局叫停已“暫行”14個月的《甘肅省生產加工食品小作坊加工許可管理暫行辦法》,根據該辦法,加工油條、賣饅頭都需要辦行政許可證。甘肅省質監局承認該“暫行辦法”在許可和處罰設定上缺少上位法依據。(7月10日《工人日報》)

  生產加工食品小作坊也需要辦許可證,這被不少網民和公眾揶揄為“賣饅頭許可”,但這裡需要釐清的是,所謂的“賣饅頭也需要辦許可證”,其初衷,按照甘肅省質監局的解釋,“實施加工許可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也就是說,辦行政許可證的真正目的是要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管,並非如不少網友猜疑和批評得那樣,是通過行政許可來保障所謂的部門利益。

  實際上,此次叫停行政許可證,並非是質監局的一廂情願,而是甘肅省“效能風暴行動”的內容之一,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次行動,這樣的行政審批制度大概還要一直“暫行”下去。這裡我們不想談論這種行政許可是否是對經營者特別是微小型經營單位的過度干涉,也不談質監局缺乏上位法依據就設置行政許可的盲目,倒是其通過行政許可來達到加強監管的初衷與目的值得品咂。

  眾所周知,食品安全一直難以讓公眾和社會滿意,其中批評矛頭,往往直指有關監管部門,很多媒體及社會人士往往指斥其監管失職,行政不作為。可以這樣說,通過發放行政許可證的辦法,來加強食品監管,不能說沒有一點價值。至少這加工食品小作坊都要備案,對其生產條件也有基本的要求,但實事求是地講,那些出問題的食品加工企業,不少也是在食品監管、衛生管理、稅收、工商等部門備案的。而知名的食品企業和公司,出現食品安全的也並不鮮見,一句話,一個行政許可證是遠遠達不到食品安全監管目標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