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一本《網絡成語辭典》,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會死)肯定會被收錄。不僅因為它出現的時間長,而且因為它說的有道理。
北京必勝客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後厨出現多種食品安全問題,導致閉店調查,就有這麼一種意味。
多重壓力影響下,餐飲業本已壓力山大,再這樣一搞,這店恐怕要芭比Q了。
就算生意不好作,也必須往正道上走,就算消費者不是上帝,也不能用見不得人的手段蒙騙人。就算開店的不上網、不玩手機,消費者也是要上網、玩手機的。這是常識。
消費者不容欺騙,也不容輕視。近來,搞雪糕的、搞汽車的、搞菜刀的,紛紛要當消費者的老師,指責我們“審美不行”“觀念不行”“消費習慣不行”“烹調方式不行”,這種教師爺的口氣,讓人好氣好笑。消費者幫了你的人場錢場,還落得一頓埋怨,你這不就是“作”嗎?消費者最大的權利就是用腳投票,“作”的後果是什麼,借用《潛伏》的一句台詞:拿腳後跟都能想明白。
保市場主體、保市場穩定、拉動內需促進消費,是全社會的責任,更是企業這個市場主體的責任。越是下行壓力加大、不確定因素增多,企業越要強內功補短板,在服務上多下功夫,用行動贏得消費者的口碑。自己找“差評”的事,還是少作為妙。說到底,知道你難,但再難也不能“作”。(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作者:蔡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