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燕鳳 四川省綿陽市 學生
當今香港樂壇歌手李克勤、陳奕迅和張敬軒,在今年一月至四月都分別發行了自己的最新專輯。雖然這三張專輯都各自標榜有專屬於自己的音樂概念,但結果其實有點大同小異,因為從音樂的整體風格看來都較明顯地存在著八十年代的味道。(網易娛樂 4月13日)
香港樂壇的八九十年代,是屬於譚咏麟、張國榮、梅艶芳、BEYOND、張學友等天皇巨星的年代。相信這樣的言語也不為過。通常人們都會認為1984年是港樂開始向其巔峰時期邁進的一年。因為其中譚咏麟的《愛在深秋》與張國榮的《MONICA》在還沒有過多宣傳粉飾包裝的前提下,以其自然的樸素大方和電子樂拍的明麗輕快愉悅著人們的聽覺,也給予了香港樂壇強有力的衝擊,堪稱精品。此後,梅艶芳的《女人花》《蔓珠莎華》等也一時間稱霸樂壇。其間凄美的歌詞緩和的旋律,重要的是她極富洞穿力與張力的嗓音,足以回腸蕩氣。一舉手一投足間,更是征服觀衆無數。頗值一提的當然還有曾叱咤風雲的BEYOND。“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這句《光輝歲月》裡膾炙人口的歌詞有力地傳達了一種奮力爭取自由的精神,是對“種族歧視”的摒棄。他們的歌詞題材雖然廣泛,但無可厚非幾乎都是積極向上的。就算是泛濫的情歌,也自然而然地給人一種磅礴震撼的力量。
而縱觀現時,香港樂壇似乎已經再也無法重現舊時的輝煌。人人都會間而回想當年的繁盛,無奈其卻似已無力回天。風起雲湧,時過境遷,當今港壇新人新歌層出不窮,卻始終改變不了人們對那些歌曲的傳唱這一現狀,也無法淡去人們對那一代歌手們的回憶惦記。緣何?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向人們詮釋了什麼才是合格的歌手什麼才是真正的音樂。
現在港壇的歌手們,幾乎無一不是有樣子靠樣子,沒樣子靠打造包裝,靠粉飾宣傳。試問那些外表光鮮的歌手們,有多少是真正能靠實力讓觀衆心悅誠服,繼續給予他們曾經有過的心靈震撼?又有多少不是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地被公司捧出,時間不長卻又平平淡淡無聲無息地淡出人們記憶?
為何有很多人都還沒能完全領會BEYOND的粵語歌的意義,卻也能在音樂的伴隨下,一口氣地從頭唱到尾?因為他們的音樂給人傳達的是一種連通起來的力量,這種力量無形卻有力,超越了地域的障礙淡化了語言的隔閡。八九十年代的港樂裡真的不乏經久不衰讓人津津樂唱的歌曲。那一首首經典之歌似乎讓我們回到從前的歲月,洗刷去一切附庸之物,重新品味當年那時那刻的心情。那是一代人的精神鼓舞之力,那是一代人的情趣陶冶之源。
筆者認為,當代的港樂應更多地摒棄拙劣的模仿與一味的商業追求,致力於音樂理念上和歌詞深度上的挖掘探究。歌星的舞台魅力及實力唱功,對歌曲內涵的真情演繹,在傳遞音樂真諦的同時撞擊人們心靈震撼人們內心,進而引發其深度思考并形成良好人生態度、堅定理想追求,這些都是港樂該回歸改借鑒學習的地方。
毋庸置疑,時代是發展的,歷史的齒輪不可能僅僅因為某個人或某類人而停滯不前,由此,港樂在回歸經典的同時,也應順應時代發展的主旋律而適當地添加創新元素,真正做到在回歸中求創新,在創新中尋發展。讓港樂繼續成為新一代的揚帆之風鼓舞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