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河北新發現182處明代長城碑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1 10:30:34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在近日進行的河北省長城資源調查中,文物工作者新發現182處明代長城碑刻,這些碑刻反映了河北省境內明代長城修築、屯戍及長城沿線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情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新華社報道,河北省長城資源調查隊負責人孟琦介紹說,此次新發現的長城碑刻主要分為“城工碑”“閱視、鼎建碑”“紀年記事刻石”“門額、台銘刻石”“邊塞摩崖石刻”“墓碑、墓誌銘”及其他相關碑刻七大類。其中,前四類為官方所立,從中可以了解明代長城建築規模形制、邊鎮軍事體系、職官配置、防禦思想等信息,是長城文獻史料很好的實物佐證。

  孟琦說,這些碑刻還保留了不少反映當時邊境貿易、宗教信仰及戍邊將士、巡邊官員抒發情感的作品。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鐫刻於邊塞關隘險峻陡壁上的摩崖石刻,一般為文人墨客或官員或記事或抒情之作,多為成組存在,篇幅較大,氣勢恢宏,具有獨到的藝術性。

  此外,工作人員在對金山嶺長城進行整體調查時,還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完整的三層磚木結構“敵樓”。

  據承德市灤平縣金山嶺長城管理處介紹,這座“敵樓”修築於山腳之下,西面是形如層層峭壁的十二排障牆,東臨五裡坨寨,南為葫蘆穀,北側距路旁不足40米。目前,樓內一層樓箭窗下覆蓋著破碎磚瓦,樓櫓鋪房坍塌,垛口牆保存完好。專家表示,這對研究磚木結構建築工藝具有重要價值。

  河北省是歷代長城分佈最為集中的省份之一,囊括了從戰國至明代所有時期的長城遺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