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貴州省委原常委、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涉嫌受賄、濫用職權一案,9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一審宣判。在廖少華等近期落馬貪官的腐敗案件中,不難看到“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情況。一些幹部和企業家串在一根繩上,甚至一個貪官背後牽出若干商人。這種畸形的“政商朋友圈”背後,是錢與權的勾肩搭背。從已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整改情況看,“官商勾結”成為各地各部門治理整頓的重中之重。
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不少腐敗分子的背後,常常有一個或一群提款機式的商人,或是一個如影隨形的“朋友圈”。劉鐵男貪腐,牽涉5個商人;季建業案的起訴書中,指控的7項事實涉及7名行賄人,其中有5人與季建業有超過20年的交情;萬慶良的地產商朋友多“是出了名的”;秦玉海為攝影“燒”掉的千萬元錢,由商人埋單……“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朋友圈”為何成了陷阱?個中教訓,值得深思。
從很多案例看,如果任由莠草野蠻生長而不芟割,結交損友而不自知,身陷圈套而沾沾自喜,勢必迷失錯亂,一步步掉入深淵。喜歡被眾星捧月,就會難抵致命誘惑;熱衷結交狐朋狗友,把商人當成錢袋子,就會通過權力換取灰色利益。“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一些人無利不起早,有求於人時乖順如孝子,一轉身就可能大變其臉。一位紀檢幹部說:從查辦的案件看,沒有一個老板會舍生忘死地“保護”幹部。
誰沒有三五朋友?幹部不是不能交友,但應交益友;官商不是不能來往,但應恪守底線、綳緊紅線,如果以利相交、以勢相交、以權相交,朋友圈就變成了利益圈,最後成了你出權、我出錢的腐敗圈。
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自身需要行得正、走得端。如果自己迷失方向,哪能一味抱怨被帶壞?別把責任一股腦推向不法商人、不良風氣,“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許多時候不是被拖下水,而是自己常在河邊走,早就想濕鞋。《貞觀政要》中有段話說得深刻:“朋黨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無別,是非無間。”官商勾結,各取所需,為著各自的黑色利益而抱成團、結成夥,以便黨同伐異,發更多的財、撈更大的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