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把科學視為受求知欲驅動的對知識的追求以理解並改善我們周圍世界的理想化觀點已經遭到玷污。最近的新聞報道提及中國學術體系出現系統性欺詐和大批研究論文遭撤回事件,以及有關企圖大肆玩弄同行評審體系的說法。
香港《南華早報》4月7日載文《中國必須重新調整學術激勵機制以遏制科研欺詐》,文章說,在我們的研發工作大多得到政府資助的情況下,我們都希望自己繳納的稅款盡可能得到明智使用,因此全世界的資助方制定了評估研究人員工作質量的方法。其中一個廣泛使用的指標是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該指標基於期刊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來評判該期刊的聲譽。
盡管許多國家已經嘗試擴大它們的評估體系,以更為平衡的方式評估研究人員的影響,但在中國,評判研究人員的唯一方法就是他們在排名靠前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不幸的是,這意味著大筆資金不斷易手,其中有人花費數十萬元人民幣以求在頂級雜志上發表一篇文章。
這種相對於其他指標優先注重一個指標的做法已催生大規模玩弄該體系的行為以及剽竊黑市,更不用說捏造的研究和虛假雜志了。
此前曾曝光一個可以購買署名權的“學術市場”體系,緊接著《科學美國人》月刊去年12月揭露了一個範圍更廣且更系統的中國“論文工廠”網絡,該“論文工廠”生產代寫的論文和資助申請以供購買。
《科學美國人》月刊這篇報道把該問題與同行評審系統受黑客攻擊相聯系。同行評審體系本應保證研究的質量和真實性。
如果不對學術激勵體制進行根本性改變,中國的科研可能面臨長期後果,其中一大危險是這種失信將導致與國外機構開展合作的機會更少,還可能形成深深的質疑從而導致人們停止使用來自中國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