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晨公布首批32位遇難者名單後,第二批3位遇難者名單也已初步核實,還有1位遇難者身份仍待核實。每一個冰冷的名字背後,都是一個鮮活年輕的生命,都有各自的家人和牽掛。他們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卻沒能看到新年的第一抹曙光。這該是怎樣的哀痛!
在災難發生後,公布遇難者名單和信息,是善後處置的重要一步,是對無辜生命最後的尊重,更是對生者的告慰和警示。及時的信息公開,也能減少公眾對傷亡數字的狐疑,主動接受生命的拷問和輿論的監督。所以,在災難無法挽回以後,公布遇難者名單,應成為一項基本要求。
但這個基本的要求,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同樣在2014年最後一天,發生在廣東佛山順德一工廠的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33人受傷。但在公開的報道中,我們並未看到來自官方的完整的遇難者名單。
雖然可以找各種借口,但這麼多鮮活的生命,最後只剩下一個冰冷的數字,很難說這是真正的深刻反思、尊重生命。
回到外灘跨年夜踩踏事件,公布遇難者名單,只是善後處置的第一步。為了對得起這逝去的36個生命,還要調查原因、嚴肅追責、正確反思,才能避免所謂的踩踏健忘症,防止類似悲劇再次重演。
踩踏事故該如何反思?前一分鐘還在慶祝祈福的人群,怎麼會變成彼此的殺手?公共安全專家稱,當人員密集到一定程度,哪怕是踩了一下鞋子,都可能誘發踩踏事故,造成嚴重傷亡。所以,要避免樂極生悲的慘劇,關鍵是要防止遠超負荷的人流被置於險境中。
上海警方等有關部門對事故直接誘因的調查、對“撒錢”“搶位”等傳言的回應,對還原事實真相、解答公眾疑惑確有必要。但從已掌握的情況看,事故隱患在此前就已形成,處在事故核心區的人可能已經遇難,完整的真相也很難還原。因此,追問為何這麼多人聚集卻沒有有效的預警分流措施,為何出現險情後缺乏有效的應急處置手段,可能是更重要的。
很多人對國外公共活動場所如臨大敵、護欄林立的景象印象深刻,也對災難之下人們的逃生故事記憶猶新。現代城市人員密集、系統複雜,安全生態其實是很脆弱的,公共管理的任務非常繁重。國外一些地方,甚至發達國家和地區,也發生過嚴重的踩踏傷亡事故。但關鍵要吸取教訓,正確反思,真正從制度上建立起生命防護網。
外灘跨年夜的踩踏慘劇提醒我們,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在一個高速運行的風險社會,人人腦子裡都要綳緊安全這根弦。群盲狀態下的擁擠和混亂,照見生命的脆弱,因此更需要管理者和規則的庇護。政府要學會科學精細化管理,個人也要多掌握一些自我保護常識。在反思中獲得進步,避免類似悲劇重演,才能對得起這些無辜逝去的生命。(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鐵永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