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房價下跌的觸發點日漸臨近

http://www.CRNTT.com   2008-12-07 00:08:48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訊/中國證券報載文說,房價下跌引起的次貸危機催生了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進入2008年以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樓市泡沫和商品市場泡沫相繼破裂,金融市場進一步受到沉重打擊,股市大幅下跌,原先高高在上的一些衍生金融品價值幾乎一夜間消失殆盡!

  受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影響,中國股市也發生了深度調整,其調整之深已到了非救市不足以恢復市場信心的地步,而同樣處於風口浪尖上的樓市,卻表現出另外一番風景:雖然交易量大幅萎縮,個別地區房價雖有所下跌,卻幅度有限,總體仍呈高位盤整的格局。

  調整預熱階段即將結束

  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作為投資品,價格變動和成交量變動之間存在著多種對應關係。量價齊跌是市場調整到較高階段、調整基本到位的表現。從量價關係上看,價格由上漲轉為下跌一般要經歷價穩量縮、價跌量縮的過渡階段,然後才會進入價格快速下跌而成交量稀少的普跌速降階段。當前房價“巋然不動”,但交易量明顯下降的現象,說明當前樓市已處於價穩量縮的階段,一輪逐漸加速的調整過程或即將展開。日前公布的中國社科院2009年《經濟藍皮書》對於中國房產價格的預測也說明了這一點:他們認為,2009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步入較長時間的調整期,在供需雙方作用下,房價將面臨進一步回調。

  儘管專家及消費者的理性預期早已作出了中國房價將整體下降的判斷,但目前中國大多數城市的房價仍基本不動,或僅有少量下調和局部下降。筆者認為:儘管目前中國房價下跌趨勢已經確立,但促使房價整體上大規模調整的觸發機制還未啓動,仍處預熱階段。種種現象表明,推動中國房價調整過程進行的觸發機制已逐漸變得成熟,觸發機制啓動日漸臨近。

  觸發點一:通貨緊縮風險

  中國輸入性流動性的膨脹,不但引起了股市的泡沫,也引起了房地產市場的暴漲。2008年以來,西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引發了金融領域的“去杠杆化”運動,信貸體系收縮,流動性不斷下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和美元計價LIBOR利率(貨幣市場利率)間擴大的趨勢,說明了美國市場上的流動性正在不斷消失。而在救市方案實施的初期,主要發達國家市場上的流動性仍會進一步下降,有從全球各地撤回資金自救的可能。

  國際金融的流動性下降,已經導致了國際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下降,並且明年極有可能仍處於低位運行的態勢。因此,我國輸入性流動性膨脹明年極有可能發生逆轉,通貨緊縮的風險空前擴大。一個全球資產價格普遍下跌的環境,通過流動性影響和市場的比較、示範作用,會成為我國樓市加快調整的觸發點。

  觸發點二:經濟轉型推進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轉型之變,原先依靠消耗資源的方式必須改變,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不是速度而是結構。原先經濟增長方式持續不下去了,製造業中的許多資金都撤了出來,其中有很大部分轉而流向了房地產市場,從而助推了中國房價的暴漲,這種製造業中轉移出來的投資資金投向分布也導致了中國房價漲幅分布不均:即大戶型等高檔商品房價格漲勢猛烈,而中小戶型漲幅相對較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