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孫立平:從金融危機到社會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1-21 10:08:03  


美國汽車業困境令工人們爲前途深深擔憂,圖爲一家雪佛蘭工廠內,工人們挂出“拯救我們的工作”的牌子。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訊/此間中國經濟網今天載文“孫立平:危機是怎樣傳導的”,文章指出,金融危機引發的社會問題,將會在演變為經濟危機之後,最終演變為社會危機,這對於我們深入認識這場金融危機中的一些問題有重要的啓發意義。全文如下: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轉變為經濟危機之後,人們就在不斷地探尋這樣的問題:危機下一步會怎麼發展?危機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金融危機會不會導致上個世紀30年代那樣的大蕭條?所有這一切都取決於危機的傳導過程及其機制。 

  從理論上來說,完整的危機要經過兩步的傳導過程。 

  第一步是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的傳導。在美國,金融危機肇端於2007年春季,而演變為經濟危機則是2008年秋季,這種演變用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2008年10月3日,美國國會通過7000億救市方案標志著人們已經意識到這種傳導的可能性。11月底,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宣布,金融危機已經演化為經濟危機。接著,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宣布瀕臨破產邊緣,更標志這個傳導過程的發生。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明顯的經濟衰退過程。 

  另一步則是經濟危機向社會危機的傳導。金融危機引發的社會問題,將會在演變為經濟危機之後,最終演變為社會危機。當然這並非說,在純粹金融危機的階段就不會產生社會問題。但在金融危機演變為經濟危機之前,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是很有限的。正因為如此,在美國國會第一次表決7000億救市計劃時,特別是之前,很多人還是把當時的金融危機僅僅看作是華爾街的事情。只有經濟衰退的前景已經明朗之時,真正的社會危機才會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