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施政 要準確把握社會脈搏

http://www.CRNTT.com   2009-02-03 10:37:49  


經濟不景之時人們對政府的期望更高,香港政府切不可高高在上。
  中評社香港2月3日訊/香港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在《文匯報》上發表文章,強調香港特區政府要“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文章内容如下:

  毋需贅言,特區政府必須首先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才能擔當領袖角色。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甚至折磨甚於公眾,那麼,首先使自己從那樣的矛盾或折磨中走出來,乃是正確制定和推行公共政策的先決條件。香港車公廟的“下籤”如果值得大家都重視的話,那麼,特區政府能否盡快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就是最值得大家關注的。 

  中國農曆正月初二,香港居民習慣到車公廟去“求籤”。2009年1月27日,己丑年正月初二,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為香港在車公廟求得一支“下籤”。之前,1月26日,正月初一,香港看到了天文現象“日偏食”。相信神靈或天地感應者忌諱這兩個現象,以為是神靈或上蒼在警示香港前景堪憂或者香港會有大變故。 

  我缺乏這方面知識,也不願意在這裡就人的信仰問題發表意見。但是,我明白,人是在既定的條件下創造歷史的,而歷史是可以在既定條件下被人所創造的。 

            政府把握社會脈搏出了偏差 

  就公共政策研究和推行而言,關鍵正在於發現特定時空環境人所面對的既定條件,進而,千方百計、殫精竭慮地來創造歷史。否則,國家或地方領袖的不二之選,應當是最出神入化的風水大師或相士。 

  最近一段時間,鄙人寫香港評論,不得不對特區政府的管治和施政有所批評,實屬不得已。因為,一系列最近發生在香港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顯示,特區政府在管治和施政上與香港社會主流民意脫節,亦即特區政府把握香港社會脈搏出了偏差。 

  以春節前,行政長官帶頭,高官緊跟,花多則一萬少則數千港元消費為例。2009年1月15日下午,行政長官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白:“本地中小企需要內部消費去撐住,我同政府官員去工展會消費,的而且確是以行動表態,目的是顯示香港經濟要靠香港人自己繼續消費去支撐。”然而,特區政府良好的願望通過如斯舉措來表達,卻就是無法得到香港社會普遍理解和認可,為什麼?概言之,便是因為沒有準確地把握香港社會的脈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