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郎咸平:國際金融海嘯幕後黑手大揭秘

http://www.CRNTT.com   2009-02-06 09:46:43  


 
  整個這場超限戰中,連美聯儲都被國際金融炒家一直牽著鼻子走,那麽現在忽然又被他們打得暈頭轉向還很意外嗎?那麽,你相信中國政府、俄羅斯政府、冰島政府以及各國企業或是美國老百姓,比美聯儲主席還聰明嗎?那麽,他們這場超限戰究竟在玩兒什麽呢?這場局究竟是怎麽步步爲營布下的呢?

  第一,生産者:隨著中國和越南相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商品市場忽然間充滿了廉價的勞動力,而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曾經是美國通脹的主要源頭。現在美國再也不用擔心物價上漲了,因爲哪個行業的工人要漲工資,企業老闆就會把這生産全直接外包給中國、越南或者印度去。不過問題沒完全解决,首先原料怎麽辦?有巴西、澳大利亞提供源源不斷的鐵礦砂,有智利這種南美國家源源不斷供應銅礦石呢,所以好解决。那麽最後的問題就是怎麽便宜運原料和製成品呢?沒事兒,本來石油輸出國組織就在美國控制之下,現在要清理的就是那些游離這個組織之外的産油國了,先把伊拉克占領了,再把航空母艦開到伊朗和委內瑞拉,隨便再把俄羅斯拖進世界貿易組織。就這樣,新興市場包括中國陷入了第一步,注意,這不過還只是“口袋陣”的開始。

  第二,美聯儲:格林斯潘在2001年成功“ 扼制”了科網泡沫對美國實體經濟的衝擊後,在一片捧殺聲中迷失了方向。美聯儲在調節利率水平的時候,本來只看通貨膨脹率沒有抬頭就可以了。我再强調一遍,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曾經是美國通脹的主要源頭,但是利令智昏的格林斯潘還是只盯緊通貨膨脹率本身以及勞動力價格指數。這樣他堅信當時的利息不會引發通貨膨脹,也不會帶來太大的通貨膨脹風險,所以根本不需要調高。就這樣,美聯儲被套進去了,開始采用低利率政策了。

  第三,消費者:如果美國消費者不買金融炒家的帳,那麽這場陰謀還不會得逞。但是,美國消費者却買中國廉價産品的賬(美國消費者和中國生産者挂鈎了)!可是如果美國消費者沒錢了怎麽辦?問題就出在這了!有人會跟你商量,這樣吧,我先幫你買了,你以後按月還給我就一點點行了。這意味著什麽呢?假如是你每個收入一千塊,以前你得攢錢半年才能買台六千塊的大屏幕電視,現在你只要大筆一揮,答應接下來的兩年裏每個月還人家兩百五十二塊六,這電視現在就能搬回家了。這多出來兩塊六就是利息,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啊,怎麽六千多塊錢的大電視,一個月多付這麽點兒錢,忍上兩年就行啦?沒錯,只要美聯儲依然維持低利率政策(美國消費者和美聯儲挂鈎了)。直接後果是什麽?就是你現在恨不得立馬再買上三台電視,當然了,電視有一個就够了,那就再換個手機吧,多買兩套衣服,結果發現手頭的閑錢還是比利息多得多。就這樣,美國老百姓上癮了,從買汽車到買房子,從買家電到交個稅,都離不開了信用卡,離不開消費貸款!從此以後形成了可怕的泡沫消費,從而造成我們中國出口旺盛的假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