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郎咸平:中國有可能是內傷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08:56:29  


中國製造業處于全球産業鏈底端。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上海證券報》2月6日刊載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經濟學家郎咸平文章“中國有可能是內傷”。文章認爲,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工商鏈條”時代,中國製造業在這個鏈條中的處境很危險,因爲我們的製造業一直在全球“6+1”産業鏈的前端,最容易受到國際經濟風雲突變的衝擊;可以這樣說,本次金融危機歐盟是輕傷,美國是重傷,中國是內傷。文章内容如下:

  從這次金融危機來看,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政府爲什麽要拿出7000億美元救市?我想提出一個新思維,來解釋美國政府的行爲。那就是,現在已經不是“市場化”時代了,世界經濟正處于一個“工商鏈條”的新時代。什麽叫“工商鏈條”?就是當一個部門産生危機之後,如果你不去救這個部門,就一定會産生多個環節的連鎖反應,同時衝擊到其他部門,形成整個經濟的崩潰。 

    工商鏈條時代的産業特徵是“6+1” 

  “工商鏈條”時代的競爭,是一場沒有硝烟的戰爭。我國製造業之所以這麽不抗壓,就是因爲在“6+1”的産業格局之下,我們沒有辦法抬升價格。因爲真正掌控定價權的,一定是整個産業鏈條裏的“6”,這個鏈條裏的“1”,是不掌控定價權的。 

  我國有沒有企業想過要進入“6”的?有的,像海爾。雖然我對海爾有過批評,但我對張瑞敏的一些觀點還是比較認可的。他曾經想收購美國美泰公司,美泰就是“6+1”裏的“6”。美國人怎能讓你把“6”收購過去?如果你把他的“6”收購了,他如何替自己創造産值?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最終的結果,是海爾的收購失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