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梅新育:“購買美國貨”的代價

http://www.CRNTT.com   2009-02-24 08:21:13  


 
  如此巨大的赤字,只能依靠發債籌資;而新發行債券規模巨大,必然攤薄老債權人的權益,外國債權人對此尤為警惕。在美元作為價值儲藏工具的利益受到威脅、美國反危機計劃和經濟復甦前途未蔔的背景下,外國債權人不露聲色地力圖遠離美國國債,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影響可想而知。從2008年9月雷曼倒台、次貸危機陡然升級到今年1月底,公眾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了3萬億美元,各國政府持有額僅增加983億美元,其中今年1月還減少了157億美元。我國是美國政府的最大外國債權人,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餘額為6962億美元,比上月增加143億美元。也正是我國,在這場危機中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貿易保護主義風潮、去全球化趨勢將進一步削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因為倘若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受到威脅,各國理所當然將更多地求助於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而沒有美國參加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最終必然會導致各成員國力圖在區域內貿易中減少採用美元結算。俄羅斯正在努力推廣盧布計價結算;巴西和阿根廷已經從去年底開始實行在雙邊貿易中以本幣結算,巴拉圭和烏拉圭正在考慮是否要加入這一體系,巴西總統盧拉還在與哥倫比亞總統烏裡韋會晤時號召南美洲國家聯盟12個成員國全部在進行地區貿易時取消美元結算,改用本幣結算。既然如此,那些“購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倡導者們,不知可曾想過他們要付出的這些成本。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