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袁偉時:批判普世價值是沒文化的表現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11:18:52  


 
  經濟觀察報:你對這兩種文化是怎麼看的?

  袁偉時:制度方面的基本框架沒用了,那是肯定的。但是,很多東西,包括一些觀念和組織可以自然轉化。比如尊重民間社會,尊重士紳,當然也尊重社會各個階層,還有重視教育,為什麼這些不要繼承了?傳統社會裡有很多民間組織,同鄉會、各地的商會,還有慈善組織。慈善組織太普世了,現在才開始恢復。東莞有個歷史悠久的明倫堂,大筆收入用來資助東莞子弟上學,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廢除這類組織太可惜了。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把各種組織都摧毀。文革那樣摧殘傳統、摧殘文化,更是反動的。

  中國要現代化的話必須引進西方文化。因為人類到現在為止,真正實現現代化的只有西方國家,以及按照西方國家的模式改造自己本國制度的那些國家。你不接受這些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你的經濟就發展不起來。前一陣不是批判普世價值嗎,我真替他們著急。批判還是贊成普世價值,不是左還是右的區別,是沒文化跟有文化的區別,是愚昧和智慧的區別。因為自由、民主、法治,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批判人類文明成果,從批判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批判普世價值,損害中國形象,太蠢了!

  經濟觀察報:為什麼東亞這些國家現代化轉型這麼艱難,新加坡走的是開明專制,即便日本、韓國也留下了不少問題。

  袁偉時:東方的社會結構和東方文化大都不利於社會轉型。以日本為例,與中國不同,它有封建制,地方諸藩的力量足以制約乃至推翻幕府。它沒有科舉制,知識階層知識更新和建立新的教育制度的阻力遠遠小於中國。這是明治維新成功的重要基礎。

  但它同中國一樣講“華夷之辨”。不過,華指的是日本,自封為“神國”,是“萬國的根本之國”,“世界萬國之中最優的國”,它才是真正的“中國”。因此,要講“國學”,穿“國服”,去掉外來的“佛心”、“唐心”,回歸“大和心”。坦率地說,一聽到當下震耳欲聾的提倡“國學”、“漢服”,擺脫西方思想,回歸中國本原,要建構“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等高論,我就會笑起來。這些都是拾18、19世紀日本人的牙慧,食日本仔的口水尾,還津津有味!

  說到底,這些都是東方專制主義的遺毒,是東方國家早期現代化或片面現代化中常見的痼疾。只是他們忘了,日本給亞洲太平洋各國和自身帶來多大災難。應該問問他們:你們是不是想引導中國重蹈覆轍?

  經濟觀察報:是否可以稱你為非常堅定的自由主義者,全力擁抱民主、憲政、市場經濟、私有財產及個人自由這些普世價值? 

  袁偉時:自由、法治、市場經濟(私有財產是其前提)民主憲政等普世價值是人類文明的偉大成果,又是現代文明的標誌。

  17、18世紀英國、美國和法國三大革命產生了三個劃時代的文件:《權利請願書》、《獨立宣言》和《人權和公民權宣言》。20世紀總結文明進展和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災難,又出現聯合國三大人權文件:《世界人權宣言》(1948年),《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966年)。這六大文件,體現了普世價值的具體內容。這些文件是從西方傳統中生長出來的。英國的憲法性文件往往以“為確保英國人民傳統之權利與自由”開頭;西方人講文化保守主義完全正確。中國文化和制度的核心是三綱六紀(六親),能隨便保護—延續嗎?任何國家的文化遺產都要堅決保護,但有些應該送進博物館去保護,不能讓它在實際生活中肆虐。中國人籠統講文化保守主義甚至攻擊啟蒙,恐怕是找錯對象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