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潜力股”?

http://www.CRNTT.com   2009-03-17 07:30:35  


 
  海西經濟區:四省20市發展新布局凸現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娟娟  張偉/北京、福建報道

  “海西建設的前5年處于呼籲、準備階段,下一個5年將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吳能遠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從2004年“海峽西岸經濟區”(下稱“海西”)概念的第一次提出至今,海西建設已整整5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海峽兩岸“大三通”的實現,閩台區域合作正向縱深發展。

  2009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海西發展活力和先行優勢日益顯現”。這樣的表述在海西5年的建設中尚屬首次。全國“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表示,2009年,福建將在擴大“三通”效應、提升閩台經貿合作水平、促進文化交流雙向互動等方面著力先行先試,不斷推進閩台交流合作。

  今年“兩會”期間,對“海西”發展的關注和討論,遠遠超出閩台範圍。九三學社中央提交提案,建議推進海西建設,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農工黨中央建議在福建開展兩岸制度性經濟合作試點。民革中央建議構建“海峽經濟區”促兩岸共同繁榮。

  優惠政策近期出臺

  “國務院近期將出臺支持海西發展的優惠政策。”在采訪中,這一消息得到數名福建籍全國政協委員的證實。

  有專家指出,海西歷經5年建設,已有超過50個部委以及央企出臺明確支持的政策,但由于條塊分割,令相關政策未能生成更好的叠加作用,海西急切需要國家在戰略層面對其進行協調與統籌。

  “兩會”期間,福建代表團的莊先等多位代表提交建議,希望國家儘快出臺支持海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文件,幷在文件中進一步明確海西的定位。代表們在建議中提出,黨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會,黨的十七大,以及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和近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支持海西經濟社會發展。福建與周邊地區經濟聯繫緊密,區域合作越來越密切,事實上已形成一定範圍的經濟區,按照經濟區而不是行政區來推動區域發展,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儘快出臺海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文件,一是使中央支持海西發展的决策部署具體化;二是呼應台海形勢發展的新變化,爲拓展兩岸合作提供一個重要的前沿平臺,有利于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三是有利于鼓舞士氣、提振信心,營造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積極氛圍。

  吳能遠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希望中央給與福建在先行先試方面更大的施展空間。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福建能够優先地在若干方面做一些試驗,特別是在閩台之間的經貿合作上:一是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適當地降低一些門檻,讓閩台在金融、保險、物流方面形成更有利的合作;二是産業合作時讓福建對臺灣繼續保有實施一些特殊、靈活的政策,包括相關的稅收、市場准入、門檻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