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創業板推出 彰顯中國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09-04-02 12:01:59  


創業板在金融海嘯中推出,顯示中國的自信。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光明日報》今天登出張玉玲的文章“從創業板推出看中國自信”。作者表示“中國改革進程又出新舉措:資本市場醞釀十年之久的創業板宣布推出。中國義無反顧邁出了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一步,意蘊深遠,昭示著中國經濟走自己道路的果敢和堅定,彰顯著中國繼續深化改革的成熟和自信。”文章内容如下:  

  創業板是與股權分置改革相提并論的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對於其利弊之爭也由來已久。基於此,創業板的推出可謂“慎之又慎”,不僅醞釀期長,還廣泛聽取各方建議,力圖平穩上市,尋求最佳的推出時機,最大限度降低對市場的衝擊。 

  衆所周知,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華爾街大亨們導演的一幕幕金融產品肥皂劇。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在這個背景下,人們批評資本的過度逐利和過度膨脹、質疑金融衍生品的功能之時,中國不僅沒有停止金融創新的腳步,反而還邁出改革的重要一步,沒有足够的魄力難以為之,沒有足够的自信難以為之。 

  人們注意到,近段時日,盡管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日益加重,中國卻從燃油稅改革到推出創業板,從鼓勵境外投資到新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財稅、金融、證券、投資等關鍵領域的改革創新措施不斷推出,一些阻礙改革深化的“堅冰”正在消融。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中國不會因為一次危機而改變前進道路,中國依然自信地穩步推進各項改革開放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中國采取了“快速的、決定性的以及有效的措施”。為此,英國《經濟學家》3月31日的一篇評論文章稱,“中國官員們在與世界其他國家打交道時的措詞越來越自信”。 

  這自信,來源於對市場規律的科學認識。西方國家金融失控,中國并沒有因此而全盤否定資本市場的作用。在當前形勢下,創業板的推出有利於擴大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推動經濟增長;有利於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擴大就業。一石三鳥,充分借助財富效應,擴大內需。當然,中國證監會也提示了“創業板公司具有業績不穩定、經營風險高、退市風險大等特點”,對創業板有清醒的認識,揭示了創業板市場特有的規律。這意味著“審慎”將是投資者和監管者需要遵循的“游戲規則”,也將是推進中國改革的前提和原則,更是促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這自信,源於中國經濟所積累的實力。通過30年的發展,中國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已經成為世界上一個重要的經濟體。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總體上還是好的,這為創業板的推出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也為推進各項改革提供了充足的回旋餘地。 

  這自信,源於對過去道路的認可。過去30年,無論是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綜合國力的提升,還是對國際社會的貢獻,都值得13億民衆自豪和驕傲,中國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