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振興經濟擴大公建特別預算過關意義重大

http://www.CRNTT.com   2009-04-11 06:28:56  


“立法院”通過4年5千億第一年的特別預算案,馬英九與吳伯雄十分高興地互動。(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文章“振興經濟擴大公建特別預算過關意義重大”,全文如下: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午一聲搥響,宣佈四年總金額達到五千億元(新台幣,下同)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第一年編列的一千五百億元預算,獲三讀通過。隨後,馬英九、劉兆玄、王金平和吳伯雄等府院政議黨四大巨頭,聯袂在國民黨中央舉行記者會,說明黨政共同努力的成果。 此一事態具有特別意義,其一是馬英九團隊經過一年來的跌跌撞撞後,施政已漸入佳景,今後施政應可較為暢順;其二是在各內外各種有利因素匡助下,台灣的經濟將可從谷底反彈,逐漸復甦,重振輝煌;三是執政黨的黨政合作較為暢順,有利於馬英九的施政,也有利於國民黨的持續執政。當然,面對年底“三合一”選舉及馬英九是否兼任黨主席爭論這兩個即時“危機”,相信從馬英九到國民黨中央,都頓時感到壓力大減。

  “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計劃”,是馬英九團隊在美國金融風暴持續擴大蔓延,引發全球信貸緊縮,歐美國家經濟衰退,各國各地區均推出钜額公共投資計劃,以透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安渡世紀金融海嘯的背景之下。為確保台灣地區經濟能穩健成長,促進島內需求,維持島內經濟成長動能,短期已運用發放“消費券”達到立即刺激消費外,中期採連續四年擴大加速辦理公共建設,繼“消費券”後,創造第二波的振興經濟效果,並以加速推動“愛台十二建設”為政策主軸,挑選“愛台十二建設”中的指標性建設項目,優先辦理。

 “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劃”主要架構為六大目標,包括:“完善便捷交通網”、“建構安全及防災環境”、“提升文化及生活環境品質”、“強化國家競爭力之基礎設施”、“改善離島交通設施”及“培育優質研發人力,協助安定就學及就業”、二十大重點投資建設等,及六十四項執行計劃。其內容不僅有硬體建設,如危橋、老舊校舍整建、交通網建構等,也包括軟體人才培育支出,如培育優質人才、安定就學等,其作法是要藉著教育訓練培育大專畢業以上的優秀人才,以為台灣地區未來產業發展所需預作準備。此項措施不僅解決短期失業問題,長期亦能提升個人在職場的競爭力,並厚植台灣的競爭力。另所提計劃各部會也已考量縣市發展需要,平衡區域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