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馬英九:永懷經國先生

http://www.CRNTT.com   2009-04-12 08:11:32  


 
  民國67年(1978)12月15日,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 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廢約、撤軍,全國震動。次年,我在《聯合報》海外版數次投稿,其中一篇名為“歡迎民主、反對獨立”,就主張“台灣要民主化,但不能走台獨的路”,當時流亡在美的一位台灣著名反對派領袖,也認為此一觀點可以接受。另外一篇名為“消除幻覺、自立自強”,評論美國“總統”卡特被高華德(Barry M. Goldwater)參議員指控違反“憲法”、不顧“國會”、單獨終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訟案,提醒國人不要寄望於訴訟的勝利,而要自立自強,才有前途。另外,那一年我也在《中央日報》海外版寫過一篇“促進中國大陸的台灣化”的文章,探討如何讓當時大陸留美學生了解台灣經驗,帶回大陸。當時我在海外的言論,可能已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與重視。

四、擔任秘書 躬逢其盛

  民國70年(1981)1月,“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出缺,希望延攬一位年輕海外學人出任。當時經由第一局前局長周應龍先生的推薦,馬紀壯秘書長及張祖詒副秘書長屬意找我。我原計劃畢業後留在美國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後返國,到政大法律系擔任副教授,後來決定接受“總統府”的工作後就把實習時間減為半年,在民國70年(1981)9月回到台灣。政大教職也改為兼任。

  我在9月17日開始上班。約兩個月後有一天,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葛樂士(Charles T. Cross)邀請馬紀壯秘書長中午到他天母的寓所用餐,馬秘書長帶我去作傳譯(順便替經國先生測試我的口譯能力),回來之後沒多久經國先生就召見我,這是我回國後首次見到他。那年他72歲,我31歲。

  經國先生對我說,要我做他的英文秘書,並告訴我,因為現任的英文秘書宋楚瑜先生已出任“新聞局長”多時,公務繁忙,實在難以兼顧。經國先生還叮嚀我在接任前,要多向宋局長請教。我立刻遵辦,向宋局長請益英文秘書工作的要領。就這樣,從民國71年(1982)1月1日開始兼任“總統”秘書,負責傳譯工作,並處理經國先生的英文函電。

  記得第一次上陣,我有點緊張。走到經國先生與外賓之間的小板凳坐下的時候,因為身材較為壯碩(那時體重近90公斤,是我一生中最有“份量”的時候),膝蓋頂到小茶幾,差一點把茶杯撞翻。我當時尷尬得不得了,心想第一天上工就出狀況,真不好意思。後來秘書室盧守忠主任告訴我,經國先生特別交代他把小茶幾與板凳間的空間拉開一點,以容納這位新來的胖秘書!

  擔任經國先生的傳譯工作,不算太難。因為經國先生本身也懂英語,而且他說話不疾不徐,相當清楚。經國先生雖有浙江口音,但不濃厚。我擔任傳譯6年,只有一次聽錯。那一次經國先生談到蘇聯裡海邊上的城市巴庫(Baku),我聽成“白宮”,還好立刻發現跟上下文兜不攏,馬上改正。又有一次,一位美國眾議員開口用俄語問經國先生問題,顯然他想引誘經國先生說俄語。經國先生不為所動,回頭對我說:“你請外賓說英文。”我遵辦後,那位外賓才死心,改用英語。

  這6年間,我陪見的外賓有數百位,越做越順手。兩年後增加了一位記錄,就是空軍武官葛光越上校(後來他奉派到法國接幻象2000-5戰鬥機返國,成為空軍幻象戰鬥機聯隊的第一任聯隊長,後來做到空軍副總司令退伍),我們合作得很愉快,他來了之後,我的工作負荷減輕不少。經國先生那時候健康情形變差,已極少下鄉訪視。他刻意減輕我整理紀錄的工作,我想是為了要給我其他歷練的機會。果然沒多久,新的任務就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