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銀行業黑洞到底有多深?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8:03:51  


 
  財政刺激措施和問題資產援助計劃將會導致債務和赤字明顯上升。美國政府為銀行業提供支持的空間已不大。因此,美國政府有盡可能壓低資金需求的動力,並鼓勵需要募集資金的銀行從市場中籌集資金。

  第三,美國政府政策(主要著眼於支持房地產市場)傳導的效率本質上依賴於銀行業的信心和穩定,美國銀行業出現負面前景並不符合美國政府利益。

  正如我們已經提及的,美國當局將信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置於其經濟政策的中心。美聯儲的定量寬鬆政策和“可負擔房屋計劃”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抵押貸款利率,支持房地產市場,並最終帶動家庭消費。

  因此,假定為了其自身利益,美國政府有可能會為銀行抵抗經濟下降的能力提供略微正面的前景,這完全合理。由於市場缺乏對銀行業的信心,這已使貨幣市場狀況出現緊縮,這妨礙了抵押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降,或者甚至會導致利率上升。

  第四,用來評估銀行所需資金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受到質疑。

  壓力測試是基於一級普通資本比率來確定所需資本的,但我們需要謹記的是,雷曼兄弟在去年三季度宣布其資本充足率高於10%,但之後即破產,表明一級資本充足率對於可能出現的違約情況沒有任何明確保證,並且可能很容易受到操縱。

  因此,美國政府應該利用更多標準來評估銀行的健康狀況。實際上,市場對美國政府使用這樣的簡單方法感到相當意外。與其他市場常用的衡量方法相比,一級資本充足率會使資金赤字的規模小得多。常用的方法如有形普通權益比率,該比率是(銀行權益)和(優先股+商譽與無形資產)之比,基於有形普通權益比率計算的銀行資金需求大幅上升。

  第五,美國政府可能面臨來自接受測試的銀行的壓力。

  在4月24日公布測試方法以後,並且在5月7日向公眾公布最終測試結果之前,美國政府允許進行壓力測試的銀行對測試結果提出挑戰。《華爾街日報》的消息指出,此間有些銀行聲稱會對美國政府的壓力測試結果提出上訴。

  總之,除了很多具有不確定性的問題之外,美國銀行業的黑洞有多大仍是一個未知的謎。儘管廣泛的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正在接近底部,但是銀行業不振會為美國經濟復甦增添新的不確定性。

  我們仍然維持我們對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衰退、2010年技術性復甦,並在2010年之後的3~5年裡維持低速增長的觀點。

  〔作者系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全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