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選結束,印度將穩健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9-05-18 11:23:05  


5月16日,印度國大黨領袖索尼婭甘地與現任總理辛格在一起。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黃綺淑文章“大選結束,印度將穩健發展”,文章說,印度大選的明顯國際反響使得急需印度配合制止巴基斯坦“塔利班化”的美國寬心,以曼莫漢辛為首的印度新政府也會幫助美國穩定南亞局勢;中國政府領導人也會逐漸對印度刮目相看。全文如下:

   人們喜歡把印度比作大象,它蹣跚地走路,但很穩健。5月16日揭曉的第15屆國會大選,進程有條不紊,結果以政策穩健的錫克經濟改革家曼莫漢辛為總理候選人的印度國大黨重新回到舞台中央。

  印度這次大選有7億多選民要從4000多候選人中選出543位“人民院”議員,再由其中多數組成印度聯邦政府。平均每個議員的選區有130萬選民,在人口分散的農村,一個選區就是一大片任何候選人都無法在三個月競選期內走遍所有選民聚居點的叢山曠野,組織工作之難可以想象,因此這次大選分為5個階段,為時一個多月。

地方政治勢力蓬勃發展

  印度和美國大選的主要不同在於:美國是全民直選產生總統與副總統,競選焦點集中在全國性的問題與政策;印度是從全國各邦中選出國會議員,成為地方在中央的代理人或中央政府成員,因此在競選中全國與地方性的議題都很重要。

  最近20年來,由於地方政治勢力蓬勃發展,政黨增長有如雨後春笋。參加這次大選角逐的有45個全國性以及在地方上根基牢固的政黨,政治勢力犬牙交錯,但基本上仍是兩個曾經執政的主要大黨——印度國大黨和印度人民黨——之間的對抗。

  這次印度大選的特點之一是形成4大陣線:(1)國大黨領導的“聯合進步聯盟”(UPA),(2)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 (NDA),(3)左翼聯盟,(4)印度北部幾位知名領袖各霸一方但相互呼應,被稱為“第四聯盟”。

國大黨可組穩定聯合政府

 雖然第一陣線沒獲得多數席位(272席),但已很接近了。國大黨本身獲得203席(比上次增加58席),它領導的聯合進步聯盟獲得260席,再結交一兩個友黨與無黨派人士就能組成穩定政府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