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技術與品牌 “中國製造 ”生存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09-06-26 10:51:43  


 
          品牌關:傳統文化閃耀著光芒

  危機之後,佔領市場,首先要保證國內市場的佔有率。擴大內需是中國走出經濟危機的一條重要策略,一個重要的市場是農村市場,然而諸如家電下鄉等措施雖然是短期擴大內需的妙手,卻並不具備長久施行的可能,真正讓農民富起來,營造出一個巨大的內需市場,才能有應對西方國家市場保護的底氣。再進一步,如能聯合亞洲國家,把亞洲市場做
大,也就可以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立於不敗之地。

  且不說全球市場、亞洲市場,即便中國的市場,也並不是中國企業天然獨有的,研發出適合當下與將來國內市場的產品,是中國企業需要長久下功夫做的功課。而把中國的消費文化,由內向外地推廣,還需要一系列文化衍生產品的助力,以此來加強品牌推廣力度。

  融合周邊國家形成一個大的亞洲市場,擴大中國消費文化的影響力,以亞洲為中心,引領世界消費文化的走向,目前只能說是中國企業界的一個嚮往,做到這一步,需要文化軟實力的充分發展。在人文挖掘,引領世界文化走向方面,中國還缺乏世界範圍內有影響力新作品,在後工業革命時代,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演繹得深入人心,並由此推廣“中國製造”的產品,是中國企業應深入思索的事。走西方國家的老路,借力好萊塢大片或者火熱的NBA比賽來宣傳“中國製造”,固然也是一種手段,但這種方式顯然不適合中國大多數企業,也並不能營造“中國製造”的整體形象。以適合現代人的思維,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新中國建立以來的人文成果需要強有力的政府籌劃和引導。

  清末以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適當的批判應當迅速得到糾正,工業革命的文化並不可以憑借技術先將農業文明的文化一棒子打死。一些閃耀著人性光輝的金子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即使現在看來,仍然有其進步意義。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出現在奧運會開幕式上,誰能說其是糟粕。“中國製造”,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就要挖掘出中華文化的精髓,並底氣十足地告訴世界,這是人類文明中閃耀光輝的精華。

  誰佔領了先進文化的陣地,誰就佔領了未來,誰就佔領了市場。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把中國的先進文化融入企業品牌的宣傳,是一件美妙而有趣的事情。在其他國際品牌紛紛收縮市場作為的時候,如何節約成本擴大市場份額,應是馬上著手做的事情。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曾經在這個世界流行了近百年的西方消費文化如果重新在本輪經濟危機之後,仍然獨佔這個世界的消費潮流,那麼中國企業再度搶佔商品市場,只能按照人家的遊戲規則來進行,顯然,這就好比行軍打仗進入了對方的陣地一樣,其危險和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