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金融危機是否東歐左翼發展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09-08-27 00:38:41  


進入2009年,一些東歐國家的左翼在政治舞台上繼續發揮重要影響。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評論員 齊雲鴻)東歐左翼的概念劃的寬泛一些更合適。它通常是指東歐國家內,除了反共反社會主義的右翼“民主派”之外的各種力量,它既包括共産黨、社會黨也包括左派工會與參加左派聯盟的農民政黨;既包括有民主社會主義傾向、民族主義傾向的共産黨和所謂“正統派”共産黨,也包括由共産黨發展而來的改建社會黨、作為共産黨的反對黨而創建的新社會黨以及劇變之後恢復的老社會黨。

  蘇東劇變近20年來,東歐左翼發展中有許多經驗教訓需要總結。東歐左翼發展中,必須慎重思考如何應對來自政權的打壓與政治環境的變化,實現與時俱進、加强自身建設。它們需要脫離空想與僵化思想,提高科學判斷和適應形勢的能力,綱領路線要合乎時代發展要求、切中國家發展現實;根據具體情况制定切實有效的經濟和社會政策,贏回民心和政權;加强黨的自身建設和黨內民主,健全監督機制,制約和反對腐敗;推進左翼的團結,提高協調不同利益關係和協調國家內外關係的能力,逐步打破分散和孤立,注意加强溝通和聯繫。

  東歐左翼也面臨一些有利因素。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在社會思潮方面,儘管出現一些極右翼政黨和思潮,但總體上東歐各界對新自由主義及其帶來的“高投資、高負債、高消費”等負面發展後果積極進行反思,社會主義思想有所回潮。右翼的失誤和失敗仍是左翼崛起的客觀條件。主觀上,左翼政黨具有比較好的歷史基礎。 2008年10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東歐左翼儘管也受到一些衝擊,比如匈牙利總理久爾恰尼2009年3月被迫辭職,但他本人繼續當選黨主席。2009年6月底,匈牙利國家發展和經濟政策部長鮑伊瑙伊被社會黨確定為總理候選人並獲得該黨議會黨團通過提名。匈牙利的左翼執政黨經受住了危機的考驗。

  進入2009年,一些東歐國家的左翼在政治舞台上繼續發揮重要影響。2009年3月,執政黨的黑山社會主義者民主黨贏得2006年黑山獨立以來的第二次議會選舉,以該黨為首的“歐洲之黑山”聯盟獲得81個席位中的48席,以壓倒優勢取得勝利。摩爾多瓦共産黨人黨表現突出,在2005年摩議會和總統選舉中,摩共以較大優勢保住了議會第一大黨地位,摩共主席沃羅寧也成功蟬聯總統。2009年5月,儘管有國外勢力干擾,摩共仍然以接近50%的得票率贏得議會選舉。摩共隊伍迅速壯大,早在2004年10月,摩共就新增黨員1.11萬人,總數幾乎翻了一番,年輕化建設成就顯著,摩共還特別强調嚴肅黨的紀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