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經濟回暖 但香港仍有隱憂

http://www.CRNTT.com   2009-09-05 08:27:37  


香港經濟是否已經復蘇還需要觀察
  中評社香港9月5日訊/“經濟雖然回暖,但本港經濟目前仍存在發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經濟的全面復蘇。”《大公報》今天登出希辛的文章“經濟回暖 仍有隱憂”,對香港經濟現狀提出自己的擔憂。文章内容如下: 
 
  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在飽受美國金融海嘯肆虐近一年之後,目前有向好方面轉變的勢頭,有關數據顯示,經濟正在回暖,止跌升溫。正像本港商界人士李嘉誠先生所指出,環球經濟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但他也強調,年底前經濟出現V型反彈的機會不大。這就說明,經濟雖然回暖,但仍存在隱憂,因此,不能盲目樂觀。

  根據特區政府日前公布本港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回升至3.3%,比首季的負7.8%改善甚多。有鑑於此,政府已把全年經濟增長預測提高至負3.5%至4.5%,比之前的預測提升2%。說明政府對未來經濟前景抱有期待。這也是政府為因應外圍環境的改善而採取前瞻性的做法。外圍經濟的回升有助於恢復信心,希望本港下半年經濟會比上半年好。

          失業率仍高企

  然而,筆者認為,經濟雖然回暖,但本港經濟目前仍存在發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經濟的全面復蘇。具體反映在:其一、政府統計處公布8月的數字顯示,今年5至7月失業率經季節性調整後,與7月一樣仍維持在5.4%的水平,其中教育、保險等個人服務業的失業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全港失業人數達20萬。這當中,尤其值得社會關注的是,青少年失業問題急速惡化,一是15-19歲青少年失業率達到24.3%;二是20-24歲失業率達10.6%,合計兩個年齡組別總失業人數高達43000人。致使不少青少年變成“隱蔽青年”,躲在家中過隱士生活,成為家庭以至社會的負擔。這也從側面說明,本港不少僱主在未見經濟全面復蘇來臨之前,仍不敢輕言招聘人手,導致出現經濟數據轉好,但失業情況未見改善的僵局。這也反映出政府“撐金融、保企業、創就業”的政策仍有不足之處,應該謀求因應之道,因為就業情況的早日改善,有利經濟情勢的穩定。

  其二,作為本港經濟主要支柱之一的旅遊業,受金融海嘯影響,其外來遊客明顯減少,有酒店業者指出,預料今年的收入將不及去年的一半。同時,遊客的減少也直接影響本港消費市道的暢旺,特別是珠寶行業的營業額仍在持續下挫。

                  港口業務低迷

  其三,今年以來,本港進出口貿易及港口業務一直呈現低迷,出現負增長,而股市受外圍因素影響跌漲幅轉動也很大。

  上述情況在在說明,本港經濟發展仍存在不穩定因素,對此,有關部門不能掉以輕心。

  值得指出的是,面對經濟發展仍存在一定困難,粵港兩地政府於8月19日及時在港舉行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12次會議,會上雙方並達致共識,簽署了8項合作協議,內容涵蓋金融、環保、教育、落實CEPA,以及在深圳前海發展服務業,支持香港服務業在區內發展等。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指出,前海項目可為粵港兩地創造雙贏。由此可見,此時此刻,粵港雙方再攜手合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對此,本港多位商界人士認為,港商在珠三角投資設廠成百上千計,廣東經濟的發展與香港息息相關,兩地加快落實CEPA,無疑有利於推動香港經濟全面復蘇,早日步上正軌。這是兩地樂意見到的合作成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