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中美戰略合作創造全球經濟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09-09-18 09:59:22  


中美戰略合作有利於創造全球經濟平衡,但是美國不可搞小動作。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訊/美國財政部官員洛文傑在國會演講中稱,“美中兩國有責任確保其政策和行動推動平衡的、可持續的全球經濟增長向前行”,中美兩國必須致力於創造一個更加平衡的全球經濟。證券時報發表記者王宸述評文章指出,這在G20首腦峰會、和美國總統訪華之前無疑是一個重要信號,即中美兩國將在未來全球經濟平衡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那麼,中美未來會如何加強全球經濟平衡呢?

  目前中國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分別為3%和20%,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低於2%,資本充足率達到11.1%,相比發達國家普遍高達50%左右及以上的公共赤字和5%左右或以上的預算赤字,中國在全球危機中的巨大盈餘、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潛在的長期升值前景,對發達國家經濟非常顯著地具有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從負面作用看,如果中國經濟盈餘和健康狀態繼續持續下去,發達國家經濟競爭力勢必大幅衰減,全球地位將大幅下降。但從正面的角度看,中國經濟的強勢無疑對於挽救全球金融體系徹底崩潰、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具有重大意義。在危機後續演變過程中,中國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的緩衝、促進作用會越來越顯著,這就是中國盈餘和升值的核心所在。

  文章表示,發達國家要求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再平衡,其潛在的條件就是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維持長期強勢和健康,甚至是要求人民幣更大程度地作為國際貨幣。但從總體而言,全球經濟再平衡是一個長期趨勢,正如金磚四國的全球經濟比重上升是一個長期趨勢一樣,人民幣國際化也同樣是一個長期趨勢。因此,中國積極推動“平衡的、可持續的全球經濟增長前行”,更大程度上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實際上,這是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戰略合作機制的一個重要結果,其首要的問題是,全球各國、特別是G20這樣的重要的國際性組織,首先要在戰略合作的框架下構築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長期發展方向,並尋找切實有效的路徑。

  文章認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過程,所帶來的一個“走向世界、推動世界”的過程,不僅如某些國家、輿論所擔心的那樣,是一個競爭的、爭奪的過程,更是一個合作互利的、和諧的過程。在強調中國參與全球經濟再平衡之前,這種文化、人文領域的心理準備已經完備了麼?目前恐怕未必如此。許多國家實體經濟大幅萎縮、金融體系壓力沉重的直接後果,就是社會動蕩加劇、人文心理失衡,並日益表現為貿易保護主義、社會排外等對抗性局面,對於情況更好的國家則具有更直接的剛性傾銷和轉嫁傾向,這是中國參與全球經濟再平衡的最大阻力。這必然表現在G20這樣的國際機制中的複雜博弈,以及多哈回合中的艱難談判。

  全球經濟再平衡與多極化的演變會很大程度上聯繫在一起,這不是雙邊合作機制的範疇。實際上,中國積極推動發展的全球戰略合作機制,目前已經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雙邊和多邊戰略合作機制的基礎上,全球更廣泛的戰略合作前景日趨清晰,但顯然全球性的戰略合作機制還未成熟。還需要不同國家繼續深化雙邊或多邊戰略合作機制,並首先在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發揮出決定性的作用,並通過雙邊或多邊戰略合作機制為全球經濟再平衡創造條件,這才是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長期趨勢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