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綠營智庫大揭祕 影響台灣政局?

http://www.CRNTT.com   2009-10-26 00:23:38  


提不出新思維、新論述,綠營的“智庫熱”祗能是表面熱鬧。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去年民進黨交出執政權後,原想仿照國民黨成立黨的智庫,蔡英文主席委由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召集;當時陳水扁卸任後也想以凱達格蘭基金會成立智庫,加上參選“總統”落敗的謝長廷亦打算設立“影子政府”,一時綠營掀起智庫熱。那麼,這種“智庫熱”是一時之興,還是長遠戰略,未來對台灣政壇會產生甚麼影響?《中國評論》月刊九月號刊登了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研究員古明章的專文《智庫功能與綠營發展》,分析台灣政壇的這種現象。文章內容如下:

  智庫是人才庫、智囊團,扮演為政府、政黨育才和提供思想論述。本文旨在觀察人事或政策與民進黨較相近的民間智庫,做為瞭解台灣未來政治發展的參考。

  建立智庫  綠營天王育才

  許多民間智庫可為泛綠陣營借重,由於8年綠色執政,那些智庫在一、經費來源;二、人才進出政府;三、發表的研究,對政府及民進黨發揮影響力;四、在野後有那些綠營政治人物成立的基金會或其他類似智庫的媒體,四項指標下歸納出以下台灣本土民間智庫。這些智庫是民進黨執政時期的人才庫,也是在野後育才、形成再起力量的重要根據地,由這些智庫的屬性,試做以下分類

  黨政關係  牽動智庫生態

  屬性非常明顯的泛綠陣營智庫,可稱之為“黨政型智庫”,因為與政黨、派系或個別“政治天王”關係密切,且經費較充裕,其研究雖具專業水準,不過也帶有濃厚政治色彩。

  (一)、台灣智庫:前“經建會主委”陳博志擔任董事長的“台灣智庫”,是結合產、官、學界人士,且有不少是政府要員和支持陳水扁的企業界人士,2001年成立時就被視為扁政府的智庫,像林佳龍等人,過去在游錫堃擔任民進黨主席時出任秘書長。

  在游錫堃擔任“行政院”時,林佳龍也擔任了政院發言人與“新聞局長”。該智庫現任執行長鄭麗君曾擔任青輔會主委,國際部主任賴怡忠也在游擔任黨主席時出任“中國事務部主任”、國際事務部主任。該智庫不只與扁、游關係良好,陳博志是知名經濟學者出身,現也深受蔡英文倚重,有民進黨首席智庫的架勢。

  (二)、台灣新社會智庫: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友好的前新潮流系轉型而成的智庫,由新系大老吳乃仁擔任理事長,吳最近也回鍋擔任民進黨秘書長。組成分子也都是新系的成員,智庫並出版“新社會評論”雙月刊,宣揚理念。

  (三)、台灣GO GO GO辦公室:前“副總統”呂秀蓮創設,其底下有多個團體組成的“台灣GO GO GO辦公室”,是當年為呂迎戰2008大選的智囊團,其中以“國家展望基金會”和台灣心會、民主太平洋聯盟最活躍。“國展會”是其中最重要智庫,於1998年成立,目標在延攬各界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研究,以因應世局變化,提供台灣生存發展策略,從蕭新煌、楊憲宏、施正鋒、到目前的台北大學教授王塗發先後擔任董事長。可看出呂愛用“名嘴”或“名筆”,也展現她是有企圖心的領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