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教改觸及利益格局 反對聲音不出奇

http://www.CRNTT.com   2009-10-30 11:27:51  


素質教育要推廣,2700條反對取消奧數的意見不算多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訊/《東方早報》今天刊登知名網評人士五岳散人的文章“2700條反對意見亦是堅持教改理由”,作者認為,“從目前看來,教育改革之難比其他領域的改革不在其下——不但原本的教育體系很難打破,依附於其上的利益也已經不是鏈條的問題,而是成為了一個利益集團。這樣看來,這次有個2700條反對意見還真不能說是太多”。文章內容如下:

  報載,成都從三個月前開始的教育改革終於到了一個階段。這個教育改革是從叫停奧數開始的,最終的結果落實在素質教育上。其間還有各種的政策出台,也引發了各種爭論。諸如11月底以前,在校教師全部退出兼課、兼職;12月底,公共教育資源舉辦的各類有償培訓班全部停辦;以及清理中考加分、嚴禁違規補課、規範招生行為等眾多相關規定。禁止兼職之類的規定當然沒有爭論,叫停奧數則褒貶不一,至於說其他條例,大致也是贊成者眾多。只是在新聞中也說到,來自各方面的反對意見達到了2700條之多。

  這個數字算不算觸目驚心、其中的意見是不是有道理,這些都是局外人很難做出判斷的,但改革這件事從來就是如此。我們知道,當年走改革開放這條路的時候,別說2700條意見了,反對的意見比這個多十倍都不止。現在的結果如何雖然不好說,但大家吃肉的時候確實比當年要多,則是不爭的事實。

  改革這個東西未必全是好事兒,自然也有越改越糟糕的例子,但教育內部的改革應該不在此列。現在的教育體系弊病叢生是不爭的事實,教育這個傳說中的清水衙門都快成了雞湯部門。到底這是為什麼?我的一個朋友說得好,她說:“教育也是一種資源,有資源的地方,就有權力對它的覬覦。”

  這話的內涵很清晰,無論是違規補課還是公共教育資源的有償培訓班,甚至是中考違規加分等直接的權力尋租活動,都是這種覬覦的成果。成都的教育改革正是從這裡入手,使得權力尋租的鏈條從根本上被削弱。

  更重要的是,素質教育是我們這麼多年以來,最為“雷聲大雨點小”的口號型活動。從道理上來說,考試制度是人類至今所發現的最公平的方式。但如果就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話,教育就會變成一種僵化的體制。目的本來應該是選拔人才,考試只是手段的一種,結果手段反而變成了目的,雖然文學上說“ 過程就是結局”,但這個結局卻很不美妙,讓學生成為了考試的機器。素質教育這些年始終被宣之於口,就是打算在公平的考試當中加入效率的因素。

  不過,從目前看來,教育改革之難比其他領域的改革不在其下——不但原本的教育體系很難打破,依附於其上的利益也已經不是鏈條的問題,而是成為了一個利益集團。就拿補課與加分來說,甚至成為了某種制度化、程式化的潛規則體系,不知道有多少人指著這裡有所生發。這樣看來,這次有個2700條反對意見還真不能說是太多。

  其實說起來,改革之難,難就難在原本的利益格局必須被打破上。在很多領域中,改革的前浪死在沙灘上,都是因為衝不破這個利益的閘門。成都這次教育改革在所有物質條件、輿論條件都比較成熟之下依然有這種現象出現,雖然在意料當中,但也是在想象之外。但世界上的事往往如此,堅持走下去的話還有成功的可能,半途而廢則不如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