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明年中國經濟九大兩難決策 如何解

http://www.CRNTT.com   2009-11-22 09:29:17  


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將步入經濟增長動力機制轉換的關鍵階段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訊/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將步入經濟增長動力機制轉換的關鍵階段:一方面,刺激政策的持續或進一步放大很可能帶來短期快速回升和經濟過熱;另一方面,如果簡單採取退出政策,將使政策刺激性需求急劇萎縮,剛剛啟動的局部的、還沒有形成自我循環的市場動力機制夭折。

  第一財經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文章分析,目前,“兩難決策”已經在多領域凸現。

  第一,重化工業主導的經濟復甦VS結構調整力度加強

  中國宏觀經濟在2008年第三季度深度下滑的核心原因就是在出口和房地產市場逆轉的引領下,重化工業受到重創。政府救助計劃中很重要的著眼點在於這些行業的救助。因此,2009年經濟反彈最為迅猛的是重化工業。但這種復甦似乎與我們結構性調整方向、與中國所確定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不一致。

  第二,對就業帶動不足的復甦與增加就業的刺激方案之間的反差。

  增加就業、安置失業成為中國宏觀與社會救助的核心。但是,目前整體的投資以基礎建設為主體、以資本密集型產業刺激為主體,這使得經濟反彈力度很大,但就業的增長卻與之不匹配。因此,調整刺激方案以平衡宏觀復甦與社會穩定的必要性就越來越大。

  第三,刺激出口VS不平衡調整

  2010年政策的決策將面臨一個矛盾,那就是刺激出口會帶來宏觀經濟的快速復甦,但這卻使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又回到老路。

  第四,房地產:作為民生產業VS作為經濟支柱產業

  作為民生產業的房地產,政府希望廣大居民能夠具有相應的購買力,因此不希望房地產價格上漲;而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政府希望在價格合理回升中提高投資和銷售,從而帶動宏觀經濟運轉,由此產生了政府在調控房地產市場上的矛盾心態。

  第五,作為地方政府核心財源的房地產土地VS作為中央政府農業基礎的土地

  地方政府希望在土地價格快速上漲中大量投入土地,使地方土地出讓金和相關房地產收入大幅度增長;而中央政府卻希望城市化進程不能過度減少農用耕地,平衡房地產發展與農業之間的關係,由此產生在調控土地市場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衝突。

  第六,結構調整進程:存量調整VS增量調整

  結構調整有兩種方式:一是增量的結構控制;二是存量的調整。一般而言目前新上的項目都是技術水平較高、有市場的項目,而存量大部分是技術水平較低、利潤較差的行業。因此,減存量是解決結構問題的一個核心途徑,但存量將帶來大量的遺留問題,難度很大。同時,增量可以通過控土地、控信貸和控項目審批等途徑實施。由此產生了結構調整中可實施的路徑與效果之間的衝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