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歷史發展高度看本輪金融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1-18 09:26:55  


 
  五個階段經濟發展的軌跡,從後四個階段的交易內涵看,就是剩餘價值從經濟形態向政治形態過渡的過程。資本的經濟屬性,從個體屬性、集團屬性,發展到金融經濟階段具有社會政治屬性和國家屬性。

  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先生2009年4月在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這次美歐都拋棄了自由主義的市場原則,採取了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思路,體現出金融危機的政治化特點。面對全局性的系統風險時,原有的破產為主的市場解決模式不複存在,這體現了金融業外部性的政治化。

  本次美國金融危機發展為世界經濟危機就是世界進入金融經濟的一個重要標誌。這次金融危機表明,國際儲蓄貨幣國如果爆發重大金融危機,本身就是世界性危機。

  金融經濟階段是怎樣的?

  當前的世界經濟實際上是五種模式共存。有些國家及地區,如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區,塔利班、索馬里等地的軍事經濟,實際上還處於自給經濟階段。許多國家儘管也有一定的工業,但是尚沒有股票市場和資本市場,也只是處於商品經濟階段。OECD發達國家都有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普遍交易無形資產,因此已經步入知識經濟階段。而真正進入金融經濟的國家並不多,主要有美國、英國、西班牙、愛爾蘭和冰島等國家。

  美國、英國、西班牙率先進入金融經濟絕非偶然。美國是世界貨幣的宗主國,金融行業是美國最主要的優勢行業。英國原為英聯邦宗主國,並根據這一政治優勢形成了與英聯邦國家緊密的經濟和金融聯繫,英國的經濟收入已經基本依賴金融業。西班牙原是許多南美國家宗主國,和英國一樣,通過與南美西語國家緊密的經濟和金融聯繫,建立了十分龐大的金融經濟體系。這三個國家金融經濟發達都是由於有金融產品(匯率、利率等)交易的市場縱深。這就是這些國家金融經濟發展的宏觀條件。

  由於發達國家資本市場充分發育,這些國家普遍出現了儲蓄資本化的現象,儲蓄資本化也正是這些國家金融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

  由於金融經濟追求的是風險效率,同時由於世界各國對金融經濟的監管還缺乏經驗,金融經濟在不斷推動全球化發展的第一階段結束後,逐步表現出較強的破壞力量,因此,世界未來5~10年的經濟局勢將不斷動蕩,泡沫此起彼伏,經濟波動振幅和頻率將遠遠超過以前各個經濟階段。

  面對超量救市資金造成的流動性潛流,面對混亂、動蕩的匯率局面,各國政府今後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也將不得不隨時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儘管本次美國金融危機暴露了許多問題,展現了極大的破壞力,但是金融經濟作為一個歷史階段,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認為天下大亂在即、資本主義崩潰在即的悲觀主義和躁動情緒,以及相信資本主義有強大的自我調整能力因此能夠很快糾正誤差的盲目樂觀主義,兩者都過於偏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