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民間資本創造更多出路利於經濟復甦

http://www.CRNTT.com   2010-01-24 08:58:26  


很多民間資本還沉睡於銀行或進入了樓市、股市,造成樓市、股市不斷生成新的資產泡沫,出現虛假繁榮。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在4萬億投資的強力作用下,中國經濟較快地走出了低谷,並出現了強勁復甦的良好局面。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由於民間投資跟進緩慢,經濟復甦的基礎並不很牢固。如果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仍然不能有效啟動、快速跟進,仍然依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不僅政府投資的作用將大打折扣,中國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現象也不是危言聳聽。

  中國網刊登時評人譚浩俊文章表示,現在一方面,經濟復甦、經濟增長需要民間投資快速啟動、快速跟進、快速發力,另一方面,民間資本沒有出路或出路不多的現象卻大量存在,很多民間資本還沉睡於銀行或進入了樓市、股市,造成樓市、股市不斷生成新的資產泡沫,出現虛假繁榮。

  文章分析,民間投資啟動不力、跟進緩慢的原因,從主觀上看,主要是民間投資者過於謹慎、過於害怕風險,多數民間投資者持等待觀望態度。同時,一些民間投資者也希望借助應對金融危機的機會,國家能夠在公共事業、國有資本高度壟斷等領域更多地向民間資本開放,降低民間資本進入的門檻。

  從客觀上看,由於此次應對金融危機主要著力於政府投資、國有投資,政策、資金等都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大型國有企業,即便是應當完全市場化的金融資本,也在過度的利益驅動和政績驅動下,很少向民間投資者傾斜,導致天量信貸6成以上都進入了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口袋”,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獲得的支持非常有限。加之一些地方、一些領域出現了“國進民退”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間投資者的投資欲望和投資心理,影響了民間資本的出路。很多民間資本寧可選擇投機,也不願選擇投資,寧可躺在銀行睡大覺,也不願冒投資的風險,這與前些年民間資本四處尋找投資機會是截然不同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