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控制房價 究竟有無辦法?

http://www.CRNTT.com   2010-03-10 09:00:08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房價依然是“兩會”最大的熱點。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今年控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提出四點建議,此前還表態“本屆政府一定能夠將房價控制在合理價位”的承諾,更是給了民眾莫大的鼓舞和信心。《新京報》發表學者馬光遠文章認為,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尚未建立有序的競爭秩序的語境下,用完全市場經濟的供需法則來解釋中國的高房價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控制房價的關鍵在於政府的決心和具體措施。但隨著這兩天會議展開討論,關於房價的一些言論卻給民眾剛剛燃起的期望潑了一瓢冷水。

  先是住建部部長在記者招待會上表態:“總理都說了,房價必須保持一個合理的程度,這是必須得做到的,……肯定行!不行也得行!”並且提出了遏制房價上漲的三個主要措施。然而剛過一天,住建部副部長卻在記者招待會上大倒苦水:“住建部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手段很少,幾乎沒有什麼手段。”幾乎將部長的表態否定了一半。而在3月8日的記者招待會上,住建部部長對於未來的房價並不樂觀:“中國未來20年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是很大的。”

  文章稱,這事實上又回到了前幾年關於房價成本的爭論,房地產的暴利,究竟是政府,還是被開發商賺取。對於這個問題,最近有兩個“權威說法”令人灰心:一是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說“哪裡是房價高,明明是地價高”。另一個數據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給出了答案,中國現階段涉及房地產的稅種和收費多達62項,“部分項目的稅費已占到房地產價格的30%—40%。”

  這兩條,很顯然,用“權威說法”說明了“土地財政”的真實生態。在地方政府對“賣地”和房地產具有如此巨大依賴的情況下,要讓房價掉下來,首先不幹的肯定是地方政府。這是民眾對於政府控制房價沒有信心的關鍵所在。其實,對於目前畸高的房價,各界異議不大,大多認為不正常,但對於房價還會不會上漲,很多人則認為會上漲,而最有力的理由就是認為政府不會真的打壓房價,這種博弈一方面讓開發商不斷製造房價上漲的恐慌,另一方面削弱了政策的公信力和權威,從而形成一種古怪的“集體行動的邏輯”:房價一致認為很不正常,卻又一致看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