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蘇聯為何屠殺2萬波蘭精英?

http://www.CRNTT.com   2010-04-14 14:17:09  


 
  兩個月後,政治局批准了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建議,“逮捕所有登記在册的原波蘭基幹軍官”。

  兩個地區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機構展開了一次大規模行動,僅在西烏克蘭地區就逮捕了570名波蘭軍官;另有487名軍官在早些時候作為“反革命隊伍”成員而被捕。

  被投入監獄的還有“社會異己分子”和各個“反動的”、“民族主義”政黨的成員。另外一些企圖越境離開蘇聯和從德國占領地區越境進入蘇聯的越境分子也被判處3~8年不等的徒刑。根據貝利亞1940年3月5日提供的數字,在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各監獄內關押的各類犯人有18623人,其中波蘭人有10685人。

  內務人民委員部同年3月22日的命令記載,僅在布列斯特、利沃夫、羅夫諾、沃倫斯基、捷爾諾波爾、維列伊卡、平斯克、斯坦尼斯拉夫和巴拉諾維奇等9座監獄,就關押了6750名波蘭犯人。

  可見,在“蘇維埃化”過程中,蘇聯當局的打擊力度是相當大的。

  同年 12月4日,政治局通過決議,把所有定居者及其家屬遷往北極地區從事林業工作。之後對被遷移者的利用又擴大到了礦業開采。

  結果,有139590人被從這兩個地區遷出,其中18歲以上的男子占241%,其餘都是婦女、兒童和老人。

  此後,蘇聯政府又於 1940年春、夏和1941年6月,對兩地的居民三次進行遷移。據貝利亞1944年5月提交給斯大林的統計數字,到1941年9月,從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送往蘇聯後方勞動及被流放的人員達389382人。

  也有的統計為近32萬人。參見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сборникиМемортала,с114-136。在波蘭學者的著述中,這一數字從40萬人至200萬人不等。應當說,這些波蘭人的境遇是非常艱難的。

  蘇聯對波蘭戰俘和所占領土的處理,帶有鮮明的蘇聯“特色”。蘇聯在占領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後,利用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迅速啟動國內法律程序,完成了對所占領土的歸並,並在這些地區推行“蘇維埃化”,短時間內便把蘇聯的政治經濟體制移植到了這里。如果說,蘇聯與這些地區的關係,在出兵時僅能從歷史的和民族的意義上解釋的話,那現在又多了一層“法律”上的意義(在戰爭後期又加上了保證蘇聯安全的意義),這就使它對這些地區的兼並看上去更加徹底和“完美”了。因此,蘇聯領導人不會輕易放棄已經取得的成果。維持1939年9月17日以後蘇聯邊界—— 主要是西部邊界的狀況,也就成為蘇聯外交要加以捍衛的一條基本原則。在蘇聯日後解決波蘭問題的框架中,這一原則經過進一步加工和微調,具體化成了蘇聯一再堅持的“寇鬆線”,並且成為蘇聯解決波蘭問題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然而,蘇聯對所占領土的處理無疑帶有強烈的強權色彩,它對這些地區的歸並沒有充分的國際法律依據。作為波蘭國家在國際社會的代表,波蘭流亡政府理所當然地拒絕承認這種處理的結果。就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之後,反法西斯大國之間在此問題上亦有爭議。接受還是反對蘇聯的“寇鬆線”,無論是對蘇波兩國政府,還是對國際社會,都是一個不得不面對、但卻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文摘自《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主編:沈志華,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悲劇是這樣誕生的——“卡廷事件”與戰前蘇波關係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吳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