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正訪台的意外收穫

http://www.CRNTT.com   2010-04-15 12:04:55  


韓正的親民形象破除了兩岸交流過程中的障礙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可以說,韓正的親民形象破除了兩岸交流過程中的障礙。更深一層的思考是,台灣的民主社會,給了大陸官員一次民主、親民的歷練。或許,韓正在上海都沒有這種自願親歷上海夜市品小吃;隻身上書店買書的經驗,在台灣卻做到了。台灣之行可以讓他體會到,民眾的可愛、民意的可敬、民主不可怕,也一定能破除大陸官員親民、愛民、一切為民的障礙。 ”香港《文匯報》今天登載紀碩鳴的文章“韓正訪台的意外收穫”,內容如下:

  上海和台北一海之隔,遙遙相對,過去來往要經香港繞個彎,走一趟起碼要花費四五個小時。兩岸直航後,空中時間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彼岸,確實方便不少。交通方便了,但兩地來往還是有障礙,主要的障礙是政經交流上的難以逾越。過去上海的官員到台北訪問,總要掩飾實際的政治經濟身份,令交流受到一定的局限。最近上海市長韓正訪問台灣,雖然有為即將舉辦的世博會造勢之舉,但韓正作為中共中央委員、大陸最大直轄市市長,首度訪台展現親和力,令台灣掀起了一股“韓旋風”。這股旋風,讓兩岸交流可以少一些障礙,成為韓正訪台的意外收穫。 

韓正令台民眾耳目一新 

  韓正訪台之前,大陸也有不少內地交流團到台灣,卻掀不起任何旋風。去年有江蘇、河南的地方領導率團訪問台灣,背負的都是龐大的採購團,所到之處,陪同人員加上訪問團成員,聲勢浩大,渲染的都是投下多少億美元,下多少訂單,儼然一副救世主的模樣。台灣老百姓收到的信息往往就是,台灣經濟不好,大陸有人來托市拯救了。雖然釋放的也是善意,但台灣人心里總有些彆扭。 

  也因為長期宣傳的效應和兩岸之間意識形態的差異,大陸官員多少被海外民眾標籤為官僚、傲慢等負面形象。台灣屬民主化社會,對官員的親民形象更為重視。還因為,改革開放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相反,台灣這些年經濟衰退嚴重,在國際社會被邊緣化。這多少令台灣上下不服氣,甚至有怨氣,給兩岸的和緩關係設置了不少心理障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