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什麼總是由他們說了算

http://www.CRNTT.com   2010-04-30 10:17:16  


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訊/“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元主宰國際貨幣體系的危害性,但我們也應該去反思一下為什麼在化解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對已經變得脆弱的國際金融市場造成莫大傷害問題的時候,美國信用評級公司卻不斷下調這些問題國家的信用級別,這種做法對想極力化解希臘問題負面影響而啟動的外部救助計劃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呢?”《上海商報》今天登載復旦大學教授孫立堅的評論文章“為什麼總是由他們說了算”,就希臘主權債務對國際金融的影響,提出幾個“值得我們近期關注的問題”,內容如下:
  
  近兩天歐元繼續因為希臘主權債務問題受到打壓,國際金融市場的投機力量也常常利用希臘材料去尋求短線收益。所有這樣動蕩的表現都會對長期投資布局和實體經濟的復甦帶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非常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對“笨豬四國”(葡萄牙、意大利和愛爾蘭、希臘以及西班牙)中的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主權債券的信用下調之前,作為歐盟組織核心支柱的德國,好不容易最大限度地協調了國內外的反對聲音,出於地緣政治和區域經濟規模性的考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政府發表了援助希臘的救助計劃,儘管市場沒有看到切實的資金投入和由此帶來的希臘等國的基本面變化,但市場還是出現了可喜的反彈,收複了歐元弱勢的“失地”。可是好景不長,人們熟知的標準普爾等國際知名機構的信用下調的“機構判斷”一出現,立刻就把德國和IMF救助所帶來的利好消息衝擊得一文不值。從這個事實中,我們能感悟到今天歐元被希臘問題綁架的悲哀,也充分意識到美國金融機構“話語權”在危機中卻絲毫沒有減弱的態勢——它向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提出了莫大的挑戰。針對以上的這些狀況,我想提出幾個值得我們近期關注的問題:

  首先,超主權國家的援助計劃有多大的效率能及時挽救希臘問題所帶來的流動性“擠兌”的行為(希臘因為國際資本的離去而完全失去了融資能力)。在1994年墨西哥危機和1997年東亞危機爆發的年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為過於強調抑制道德風險的問題,讓已經無法接受改革衝擊的受害國去進行比正常國家還要苛刻的經濟改革和宏觀經濟治理措施,這種做法不僅受到當事國極大的不滿,也受到了像美國和世界銀行這樣的首席經濟學家的嚴厲批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