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中國模式的改進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11:19:38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訊/“在沒有政治強人的情況下,如何實現中國模式的改進呢?唯一的出路是政治的開放性。”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模式的改進”,內容如下:

  今天談論中國模式的改進具有非常的意義。首先,強調改進就是強調模式的漸進性,而避免激進變革。任何模式都必須隨時改進自身,否則就會蛻化,從而失去適應新形勢的能力,最終導致激進變革。中國的歷史表明,激進變革經常是沒有變革,因為激進變革往往意味著重新走一邊。從長遠觀點看,改進或者漸進才是真正的變化。其次,儘管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但如同其它模式一樣,也存在著其劣勢,因此必須找到劣勢之所在。儘管不能實現一個十全十美的模式,但意識到其缺陷則可以預防其衰落,更為重要的是在和其它模式競爭過程中,保持自己的優勢。

  要真正認識中國模式,就必須知道中國模式的缺陷在哪裡。我們已經討論了作為中國模式核心的中國政治和經濟體制。如何改進中國模式?關鍵是要找到中國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弊端之所在。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弊端得到糾正,依附於政治經濟體制上的其它缺陷,才不至於對模式本身造成致命的影響。

  從經濟體制來說,中國存在一個比較強大的國有部門,這有它的好處,可以有效提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工程,應付重大的危機和平衡市場等。但如果國有部門占有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加上政府對市場干預太過的時候,這一模式的劣勢就會出現。任何東西走過了頭就不行了。西方的模式,個人主義走過頭也不行。西方模式的缺陷,無論是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還是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主要是所有的關鍵金融領域被私人所掌握和控制,政府沒有足夠的干預能力,在監控不嚴的情況下,市場被私人所操控,就出現了問題。中國呢?中國模式的缺陷就是一旦國家和政府占了絕對的壟斷地位,以致市場作用不能發揮,就會出現問題。換句話說,如果國家主義走過了頭,也要產生經濟危機。

  那麼如何改進模式呢?我們已經論說過,全盤私有化並非中國現實的選擇。中國問題的解決方式需要從中國內部來尋找。改進模式的方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是不同的。從目前中國存在的“國進民退”、“國富民窮”和經濟發展優先、社會發展滯後的情況看,模式的改進就是要尋求各個方面的平衡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