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且看中美戰略與經濟大對撞

http://www.CRNTT.com   2010-05-24 10:55:28  


 
  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前4個月雙方貿易額同比增長了58.5%,促進中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了45.6%。自貿區使中國海外新興市場得到了迅速開拓。

  中國對東南亞市場的興趣不僅局限在開拓東盟自貿區,還可能進一步與韓國和日本建立單獨的自貿區。5月6日中日韓自貿區聯合調研首輪會議已經在韓國首爾舉行。

  而美國也正在積極推進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談判,其中涉及到東南亞的新加坡、越南和文萊等國。奧巴馬將在6月訪問印度尼西亞,而且承諾要盡快推進與包括韓國在內的四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這些都表明未來中美在東南亞的利益將形成越來越多的競爭,背後體現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

  更值得關注的是,課題中提到美國可能為實現出口戰略而實施更具攻擊性的貿易政策,其中包括匯率、知識產權、反傾銷、反補貼等政策。美國為實現出口目標,可能會迫使其貿易夥伴更大程度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其中,中美匯率政策博弈將在戰略競爭中長期存在。

  課題對中美之間可能發生的匯率戰和貿易戰表示了擔憂,提出要通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在華美國公司與美國進行充分溝通,但也表示要直面美國掀起的一波又一波貿易摩擦,提前制定報復性應對預案

擺脫不掉的貿易摩擦

  2009年,美國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達到23起,涉及金額超過72億美元,占當年中國所有貿易救濟案件案值的57%。美國是與中國貿易摩擦涉案金額最多的國家,尤其2009年9月由奧巴馬簽署的輪胎特保法案,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輪胎實行懲罰性關稅,案值高達22億美元。

  2010年3月15日,美國130名兩黨議員聯名寫信給美國財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度將兩國摩擦推向沸點。

  4月21日,美國商務部在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鋁型材進行“雙反”立案調查時,並沒有駁回申訴書中關於調查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構成補貼一項,且宣布推遲作出決定。

  北京嘉潤道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張軍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美國從未對他國匯率偏差發起過反補貼調查,此前美國對華十餘起反補貼案中,申訴人有關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列入調查的申請均遭美國商務部駁回,但針對此案,美國商務部卻一反常規地採取了延遲考慮的態度。

  張軍強調,一旦匯率問題列入反補貼調查,它將會適用未來所有案子,“這無疑會點燃一場貿易戰。”

  第三方利益集團的加入讓形勢變得更加複雜。此次鋁型材雙反立案調查,便是由北美最大的工會組織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和行業協會鋁型材公平貿易委員會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訴的。

  這兩個組織認為,中國輸美鋁型材以低於成本價值32%到33%的價格在美國傾銷,因此2007年至200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鋁型材增長了90%,對美國國內產業和就業崗位造成影響。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勇認為,大部分的貿易摩擦不可以簡單用國家與市場的“兩維”觀點來解釋,而應代之以國家、市場與社會“三維”互動的分析框架。即除了代表政治體制核心的國家和以經濟行為體公司為代表的市場力量之外,還有一個社會行為體,它主要包括代表狹義部門和集團利益的勞工集團或工商集團,以及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組織等公共利益集團。

  美國商務部在人民幣匯率問題是否要被列入政府補貼行為調查一事上的態度模棱兩可,體現了第三方利益集團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在王勇看來,美國政府對外政策受到利益集團的制約較為明顯,這本身就會帶來摩擦的長期不可避免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