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被互聯網改變的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0-06-04 10:32:11  


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都通過官方主辦的網站,跟網友進行在綫訪談交流。
  中評社北京6月4日訊/日前,谷歌旗下的Doubleclick公布了全球網站2010年4月獨立訪問人數前1000位排行榜。榜單的前20名里,出現了7家中國網站。其中,騰訊、新浪和網易三家網站分別排名第9、11和15名,而另一家中國門戶網站搜狐則位列第21名。這些名字的出現表明,中國正通過互聯網與世界發生越來越密切的聯繫,而這同時意味著,中國人的生活也在逐漸被互聯網改變。 
 
我們的世界是“平的”:當中國人遇上互聯網 
 
  4萬人的“瀛海威”:當中國人第一次與世界連接 
 
  1987年9月20日,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發送了從中國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郵件的內容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這一封郵件的成功發送,象徵著中國與國際計算機網絡接軌的第一次。但中國的互聯網時代,卻是從1994年開始的。那一年的4月20日,中國連入因特網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成為了真正意義上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 
 
  然而,對大部分第一代網友而言,最熟悉的也許是“坐地日行八萬里,縱橫時空瀛海威”這宣傳語——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出現之前,“瀛海威”是中國人接觸互聯網的唯一通道。1996年,“瀛海威”的用戶僅有屈指可數的4萬人。而“瀛海威”,正是“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路)的中文音譯。 
 
  3.8億人的“信息方舟”:中國互聯網新力量的崛起 
 
  1997年11月,《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首次發布,當年,中國的網絡用戶是62萬;2009年,這份報告上的數據變成了3.38億。從62萬到將近4億,中國網民的爆發式增長僅用了15年,而中國的互聯網,也從一條不算寬敞的“信息高速路”、變成一艘承載著全球近1/4網絡用戶的巨型“方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