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只有開放土地 方可解開房市死結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7:38:27  


 
  這個制度環境就是城市土地的政府壟斷,及由此而導致的政府官員政績對房地產市場的高度依賴。這一制度會讓所有人——從房地產開發商,到普通民衆,都形成房地產價格將單向、且猛烈上漲的預期。經濟學家也基於現有制度框架編造了一個神話:中國的城市土地是高度稀缺的——仿佛這個世界上其他資源是不稀缺的——因此,房價將會只漲不跌。事實上,地方政府,甚至包括中央政府也確實不會允許房價下跌。而在中國,所有人對政府控制經濟的能力都深信不疑。

  凡此種種預期、信念、迷信,把房地產市場中所有參與者變成了投機者和潛在的投機者。很多普通民衆咬牙借錢買房,同樣是抱著投機的心態。那些抱怨買不起房的人,毋寧是在抱怨自己被排斥在投機游戲之外。

  這種局面有可能改變嗎?有,唯一的辦法是打破政府對城市土地供應的壟斷。至於打破壟斷的辦法,其實中央政府已經指出。國務院近日批轉發改委《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其中關於土地,提及這樣改革設想:“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條例,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文件並指明,這一改革由國土資源部牽頭研究、推進。

  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構想,在2008年年底就已在《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而以我有限的了解,“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條例”似乎是第一次提出。這意味著,農民在農村集體土地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的制度變革有可能加快推進。

  這樣的制度變革恐怕是解開房地產市場死結的唯一出路。當然,目前很多地方已承認農村集體土地的建設使用權轉讓,尤其是在珠三角、長三角甚為普遍。但通常,這些地方只允許農村集體土地用於工商業建設,而不得用於商品住宅。不過,廣大農民卻已自發地進行了這方面改革,這就是“小產權房”制度。

  綜合看來,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實際上已被設立出來,現在需要的是政府予以系統地承認。如果政府對此予以承認,則統一的土地市場即告形成,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性必然因此迅速減弱,尤其是住宅將會迅速恢複其居住本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